返回首页

火焰山喜马拉雅猫 中国四大火焰山?

时间:2023-06-06 14:11 点击:295 编辑:admin

一、中国四大火焰山?

中国只有一座火焰山,就是新疆吐鲁番市火焰山。

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其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当地人称它为“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

2018年4月13日,火焰山景区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景区等级 AAAA级。气候类型 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

探秘中国最热的地方,最高气温竟高达47.8℃!

火焰山古称赤石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呈东西走向。火焰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唐人以其炎热曾名为“火山”。山长100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

吐鲁番火焰山与葡萄、哈密瓜

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摄氏47.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摄氏89℃,沙窝里可烤熟鸡蛋。吐鲁番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虽然年平均温度只有14.5℃,然而超过35℃以上的日数却在100天以上,即使38℃以上的酷热天气也有38日之多。多年测得的绝对最高气温为49.6℃(1975年7月13日),而地表温度能达到89℃,是名符其实的“中国热极”。火洲多年平均降水只有16毫米,夏季占一半,而托克逊年降水量只有5.9毫米,终年不雨或雨而未觉亦不足为奇,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干极”。

主要景点有馒头山,云梯,千佛洞,吊桥,买买提大院,万佛山等等景点。

与火焰山荒山秃岭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那一条条穿过山体的沟谷,沟底大多清泉淙淙、绿树成荫,形成条条狭长绿洲。其中最著名的河谷当数葡萄沟,此外,还有桃儿沟、木头沟、吐峪沟、连木沁沟、苏伯沟等。

形成原因:

须知煤层自燃,在新疆境内并不罕见。如今距离乌鲁木齐市42公里的硫磺沟煤田,自清代光绪年间就是“裂隙纵横,浓烟弥漫,岩隙间火焰呼呼,经年不绝。”

到如今(2019年)已经有110多年了。此煤田 火区历时四年(1999年-2003年),于2003年才被扑灭。“天山是地质活动较为剧烈的地区,埋在地层中的水平煤层经过多次地质运动大多变为倾斜煤层,煤层露头后与空气接触,氧化后积热增温,引发自燃,最终酿成煤田火灾。”硫磺沟煤田火区项目技术负责人苗圃工程师这样解释道。

火焰山的炎热干燥,皆归因于此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现实中的火焰山为天山支脉之一,形成于五、六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千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的无数条褶皱带和大自然的风蚀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山区气温夏季可达47℃,太阳直射处,可达80℃,沙面可烤熟鸡蛋。

吐峪沟麻扎村民居。火焰山地区的房屋,大半是半地窖式的,一半埋在地下。散热快的土坯一直是当地主要的建筑材料。

二、火焰山有三个组成部分?

火焰山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仔细观察一下火焰山的地貌,它的山体全部由红色的页岩和砂岩组成。这些页岩和砂岩是由距今1.1亿年前或7000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以后的新生代第三纪时的泥土和沙粒堆积而成的。那时天气非常炎热,在沙石泥土中沉积的铁元素经过雨淋、高温氧化之后,形成了很多红色的氧化铁。在喜马拉雅山运动时,这些堆积物褶皱隆起,抬升成山,火红底色的火焰山山体由此而构成。

但是,除了火焰山之外,还有其他的山也是由红色岩体构成。火焰山较为出名,主要是因为当地自然环境衬托火红的山色的缘故。吐鲁番盆地是中国西部夏季著名的“火炉”,这里的气候高温炎热。吐鲁番在元代时就曾被称为“火州”。这里的岩石在十分强烈的风化作用下,山石造型极为奇特,沟壑滴水不流,山上寸草不生,山麓沙砾堆积,与一望无际的茫茫灰白色戈壁沙滩相映,灼人的阳光在山势奇特的红色岩石上照射着,烈焰蒸腾,红光闪耀,正如在燃烧着的熊熊烈火。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给了《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以创作灵感。

三、火焰山是怎样形成的?

火焰山是由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火焰山是一座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境内的火山,地处哈萨克斯坦-阿尔泰山和昆仑山两大板块的缝合带上,地质活动频繁,火焰山在0万年前的第四纪地质时期埋没在孕育中的青藏高原的洪积扇上,然后被仍积加覆冰、湖泊及风化层所覆盖,不断积累的地质物质引起了火山熔岩的运动和分布,形成火焰山      火焰山是一座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不仅以它独特的地质现象举世知名,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是一座注重旅游开发的自然保护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必看十大热文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