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红虫繁殖方法?
1、红虫喜欢生活在水流缓慢的肥水中,每年的的春末秋初,是红虫大量繁殖的季节,它们浮游于水面,常使水面呈棕红色,这时是我们采集红虫的绝好机会。
2、家庭养殖红虫时,可将河塘污泥连同红虫一齐取回,置于盆或者玻璃器皿中,最好用河水泡上,若用自来水养殖,应事先将自来水晒2到3天,出去漂白粉和其他物质。每隔一天换一次水。冬天要防冻,将湿润的红色布条放在器皿上保湿。
3、用接触空气面积比较大的容器来养最适合,因为红虫会浮到水面上来有类似呼吸的动作,所以若是数量多的时候怕有些争不到位置而死去。
4、光源是饲养红虫必须的。在晚上也不能关掉光源,晚上可以用个小光源例如5w的小夜灯等)照着。因为红虫懒得呼吸,如果没有光源,隔天就容易死掉。
5、到了秋末和冬季,红虫的繁殖力大为减弱。当冬季,在水缸中看不见红虫活动时,千万不要把缸里的水倒掉,因为这时它们都潜伏在绿藻丛中。我们可以把水缸放在向阳房间或暖气片附近。到了春季,室内温度升高时,红虫又出来活动。到室温上升到28℃以上时,红虫开始大量繁殖。
二、家庭黄粉虫繁殖方法?
黄粉虫也叫面包虫,是一种优质的蛋白饲料,它成长快、繁殖力强,能适应各种气候。诸多的优点也表明了黄粉虫具有不错的市场价值,现在养殖的人也是非常多的。不过在养殖之前,要对黄粉虫的繁殖技术要有一定的了解。那么黄粉虫是怎么繁殖的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1、选种
作为繁殖用的黄粉虫,必须是个体大、体质健壮的个体,这样雌虫的产卵量才比较多,后代成活率高。另外还要注意,在老熟幼虫逐渐化蛹时,还应及时把蛹挑选出来,避免幼虫咬食蛹体。
2、环境
准备好瓷盆两个,盆壁光滑。将盆刷洗干净,然后将面包虫放进去,盖上一层麦麸后再洒点面粉或玉米粉,盖上盖子后放置在气温30℃左右的地方。
3、喂养
黄粉虫繁殖发育适温为25-28℃,相对湿度为50-70%。冬季室内加温,夏季用地面洒水等办法降温,可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繁殖黄粉虫可选用麸皮、米糠、鱼粉等精饲料,菜叶、瓜皮等青饲料。
4、收卵
由蛹羽化为成虫后的10-30天内,产卵处于高峰期。产卵后要及时把卵块取出孵化,一般在产卵开始后4-5天收1次卵,以后每隔3-4天收卵1次。
5、换种
为提高种虫室和种虫箱的利用率,增加幼虫的产量,最好将产卵达40天的全箱种成虫淘汰,换养新成虫。淘汰的种成虫可作为饵料喂鱼。
6、化蛹
幼虫50日龄体长达2-3厘米时在饲料中化蛹,化蛹时将头部倒立在饲料中,左右移动摩擦头部进行化蛹,室温20℃以上,蛹经一周时间蜕皮变为成虫。
7、羽化
成虫刚羽化后翅白色而较软薄,1-2天后变硬转黑褐色。当幼虫化蛹时多投青料,有利于化蛹及蛹后的羽化。每天要及时把蛹拣到另一盒里,再撒上一层精料,以不盖过蛹体为宜,避免幼虫蛟伤蛹,保持温度和气体交换。
总的来说,黄粉虫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以卵→幼虫→蛹→成虫的生育周期约为100天左右。而且在繁殖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只喂一种饲料,应该投喂多种饲料制成的混合饲料,这样才能满足黄粉虫生长发育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三、蚯蚓家庭繁殖方法?
堆积腐熟的有机肥,粪便树叶作物杆都可以堆积发酵好下入种蚯蚓,期间可以撒麸皮喂养,蚯蚓喜欢甜味饲料。
四、蟋蟀家庭繁殖方法?
方法一
1
方法一
步骤/方式一
饲养设备
蟋蟀可采用大笼饲养。大笼用金属或木材做支架,铁窗纱作围罩,长、宽、高不限,平面面积越大,容纳量越多,可提高成活率。饲养笼下沿1米外,要构筑宽、深各20厘米的水槽,注入清水,防止蚂蚁等天敌的侵入,损伤小龄幼虫。
步骤/方式二
诱捕种虫
蟋蟀跳跃能力很强,有钻缝、筑穴、隐蔽的能力,因而采集较大数量实在不易。可利用成虫期的向光和趋食的习性诱捕。
步骤/方式三
繁殖 技术
每笼可投放雄雌蟋蟀各100只,蟋蟀交配后,即产卵于地下。笼内的植物秸秆枯死后,不要拔出,作为地面的覆盖物,以利于卵度过寒冬。第二年气温上升到20℃左右时,即见到大量孵化后的小幼虫出土。
步骤/方式四
日常管理
笼中饲养蟋蟀,单用笼中天然饲料远远满足不了大虫的需要,可采用易积存、体积小、营养高的人工饲料为主,辅以少量天然青饲料,饲养效果更佳。
步骤/方式五
温度
蟋蟀饲养温度在25℃为宜。当干旱时,早、晚适当喷些水,使笼内的地表湿度保持在75%~80%。
阴雨天不影响蟋蟀正常生活,但在喂食板上要加遮盖物,青饲料可少放或不放。如笼中地面积水1小时可造成蟋蟀死亡,应及时排水。如一日光照12小时,若虫发育期会缩短,自然光照时间不够时,应加灯光补充。
五、草履虫家庭繁殖方法?
草履虫习性喜光,一般生活在湖泊、坑塘里。在腐殖质丰富的场所及干草浸出液中,繁殖尤为旺盛。
适宜温度为22C~28C取池水置于玻璃培养缸中,如果水层中有颗颗游动的小白点,即表现其存在。大量繁殖时,在水层中呈灰白色云雾状漂动或回荡,故又称“洄水”。培养时取润水做种源。
另一种方法是取稻草绳约70厘米长剪成若干小段置于玻璃缸中,再加水约5升,移入少量种源,而后将玻璃缸置于光照比较足的地方,在水温18C~24C培养6~7天,草履虫可繁殖极多。
繁殖数量达顶峰时,如不及时捞取,次日便会大部分死亡,故一定要每天捞取。捞取量以1/3-1/2为宣。同时补充培养液,即添加新水和稻草施肥。
六、水蚤家庭繁殖方法?
1.
豆麸繁殖水蚤:
取一干净、大容量的容器,如食用油罐之类的,在其中加入适量花生麸和干净水(比例大 概是1:15),然后拧紧瓶盖,放置一段时间。等花生麸发酵后,其浸出液就可以用于绿 水培养(绿水既能够作为水蚤的食物,也可以参考日本人帮金鱼换水时的清水搀绿水的办法使 用),底部的残渣也可以作为水蚤养殖的基肥使用。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了油膜的出现。
2.
用酵母菌繁殖水蚤:
初用酵母菌繁殖水蚤,中间觉得每天要用水化开酵母,时间较长,有点麻烦。且酵母的用量掌握不太好;虽然刚开始效果很好,但后来可能是水质问题,繁殖数量一直无法增加,后就放弃了。
3.
以上就是水蚤如何繁殖,水蚤繁殖方法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水虻家庭繁殖方法?
1)养殖棚准备:准备恒温养殖棚,恒温棚内设置有若干个饲养箱,所述饲养箱为上下两层槽体,下层槽体为可抽取式,上层槽体底板包括相邻设置的可抽卸安装的活动板Ⅰ和活动板Ⅱ,活动板Ⅰ位于活动板Ⅱ上方且活动板Ⅰ上设有小孔;
2)幼虫1阶段饲养:向饲养箱上槽体中加入饲料Ⅰ,所述饲料Ⅰ由发酵后的麸皮和家禽粪按照质量比为4-6:2-3组成,调节含水量为70-75%,将黑水虻幼虫按800-1000头/m2加入到饲养箱中,在温度为25-30℃和湿度为60-70%的条件下养殖3-5天,将活动板Ⅱ抽出,使得饲料及部分幼虫从活动板Ⅰ孔中漏出至下层槽体中,将下层槽体取出,筛取出里面的幼虫再加入到饲养箱中;
3)幼虫2阶段饲养:将饲养箱中的幼虫进行上下槽体分槽饲养,向上下槽体中加入饲料Ⅱ,所述饲料Ⅱ由10-20份死鱼、15-25份餐厨垃圾、5-10份家禽粪、10-20份花生麸、1-3份食用菌废渣组成,调节含水量为67-72%,在25-30℃温度下养殖5-7天,将活动板Ⅱ抽出,使得饲料从活动板Ⅰ孔中漏出至下层槽体中,将下层槽体取出,筛取出里面的饲料;
4)幼虫3阶段饲养:向饲养箱的上下槽体中加入饲料Ⅲ,所述饲料Ⅲ由10-20份死鱼、20-30份餐厨垃圾、10-20份马铃薯泥、10-20份麦麸、1-3份蛋白胨组成,调节含水量为67-72%,在25-30℃温度下养殖5-7天,且上下槽体分槽饲养养殖至虫体壁硬化,停止取食,进入预蛹阶段,收集脱皮黑水虻蛹。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小孔孔径为0.5-1.0mm。
进一步的,所述槽体内设置有沿底面倾斜5-10度的长杆,所述长杆沿槽体一侧底边边沿延伸至相对面的槽体面上。
具体的,所述槽体内设置有沿底面倾斜6度的长杆。
具体的,所述饲料Ⅰ由发酵后的麸皮和家禽粪按照质量比为5:2组成;所述饲料Ⅱ由15份死鱼、20份餐厨垃圾、8份家禽粪、15份花生麸、2份食用菌废渣组成;所述饲料Ⅲ由18份死鱼、25份餐厨垃圾、18份马铃薯泥、15份麦麸、2份蛋白胨组成。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水虻的室内养殖方法,简单可行,且能够缩短幼虫至预蛹阶段的时间,从而缩短繁殖时间,提高繁殖效率,养殖的黑水虻蛋白含量、氨基酸含量较高,成活率好,显著的提高了黑水虻幼虫的功能价值,在化妆品及饲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黑水虻的室内养殖方法,步骤如下:
1)养殖棚准备:准备恒温养殖棚,恒温棚内设置有若干个饲养箱,所述饲养箱为上下两层槽体,槽体内设置有沿底面倾斜角度为6度的长杆,所述长杆沿槽体一侧底边边沿延伸至相对面的槽体面上,下层槽体为可抽取式,上层槽体底板包括相邻设置的可抽卸安装的活动板Ⅰ和活动板Ⅱ,活动板Ⅰ位于活动板Ⅱ上方且活动板Ⅰ上设有孔径为0.7mm的小孔;
2)幼虫1阶段饲养:向饲养箱上槽体中加入饲料Ⅰ,所述饲料Ⅰ由发酵后的麸皮和家禽粪按照质量比为5:2组成,调节含水量为73%,将黑水虻幼虫按900头/m2加入到饲养箱中,在温度为28℃和湿度为68%的条件下养殖4天,将活动板Ⅱ抽出,使得饲料及部分幼虫从活动板Ⅰ孔中漏出至下层槽体中,将下层槽体取出,筛取出里面的幼虫再加入到饲养箱中;
3)幼虫2阶段饲养:将饲养箱中的幼虫进行上下槽体分槽饲养,向上下槽体中加入饲料Ⅱ,所述饲料Ⅱ由15份死鱼、20份餐厨垃圾、8份家禽粪、15份花生麸、2份食用菌废渣组成,调节含水量为70%,在28℃温度下养殖6天,将活动板Ⅱ抽出,使得饲料从活动板Ⅰ孔中漏出至下层槽体中,将下层槽体取出,筛取出里面的饲料;
4)幼虫3阶段饲养:向饲养箱的上下槽体中加入饲料Ⅲ,所述饲料Ⅲ由18份死鱼、25份餐厨垃圾、18份马铃薯泥、15份麦麸、2份蛋白胨组成,调节含水量为68%,在27℃温度下养殖6天,且上下槽体分槽饲养养殖至虫体壁硬化,停止取食,进入预蛹阶段,收集脱皮黑水虻蛹。
实施例2:
一种黑水虻的室内养殖方法,步骤如下:
1)养殖棚准备:准备恒温养殖棚,恒温棚内设置有若干个饲养箱,所述饲养箱为上下两层槽体,槽体内设置有沿底面倾斜角度为7度的长杆,所述长杆沿槽体一侧底边边沿延伸至相对面的槽体面上,下层槽体为可抽取式;上层槽体底板包括相邻设置的可抽卸安装的活动板Ⅰ和活动板Ⅱ,活动板Ⅰ位于活动板Ⅱ上方且活动板Ⅰ上设有孔径为0.6mm的小孔;
2)幼虫1阶段饲养:向饲养箱上槽体中加入饲料Ⅰ,所述饲料Ⅰ由发酵后的麸皮和家禽粪按照质量比为5:3组成,调节含水量为72%,将黑水虻幼虫按900头/m2加入到饲养箱中,在温度为28℃和湿度为65%的条件下养殖3天,将活动板Ⅱ抽出,使得饲料及部分幼虫从活动板Ⅰ孔中漏出至下层槽体中,将下层槽体取出,筛取出里面的幼虫再加入到饲养箱中;
3)幼虫2阶段饲养:将饲养箱中的幼虫进行上下槽体分槽饲养,向上下槽体中加入饲料Ⅱ,所述饲料Ⅱ由18份死鱼、22份餐厨垃圾、6份家禽粪、14份花生麸、3份食用菌废渣组成,调节含水量为70%,在27℃温度下养殖6天,将活动板Ⅱ抽出,使得饲料从活动板Ⅰ孔中漏出至下层槽体中,将下层槽体取出,筛取出里面的饲料;
4)幼虫3阶段饲养:向饲养箱的上下槽体中加入饲料Ⅲ,所述饲料Ⅲ由15份死鱼、28份餐厨垃圾、15份马铃薯泥、12份麦麸、1.5份蛋白胨组成,调节含水量为70%,在28℃温度下养殖5天,且上下槽体分槽饲养养殖至虫体壁硬化,停止取食,进入预蛹阶段,收集脱皮黑水虻蛹。
实施例3:
一种黑水虻的室内养殖方法,步骤如下:
1)养殖棚准备:准备恒温养殖棚,恒温棚内设置有若干个饲养箱,所述饲养箱为上下两层槽体,槽体内设置有沿底面倾斜角度为5度的长杆,所述长杆沿槽体一侧底边边沿延伸至相对面的槽体面上,下层槽体为可抽取式;上层槽体底板包括相邻设置的可抽卸安装的活动板Ⅰ和活动板Ⅱ,活动板Ⅰ位于活动板Ⅱ上方且活动板Ⅰ上设有孔径为0.5mm的小孔;
2)幼虫1阶段饲养:向饲养箱上槽体中加入饲料Ⅰ,所述饲料Ⅰ由发酵后的麸皮和家禽粪按照质量比为4:3组成,调节含水量为70%,将黑水虻幼虫按800头/m2加入到饲养箱中,在温度为25℃和湿度为60%的条件下养殖3天,将活动板Ⅱ抽出,使得饲料及部分幼虫从活动板Ⅰ孔中漏出至下层槽体中,将下层槽体取出,筛取出里面的幼虫再加入到饲养箱中;
3)幼虫2阶段饲养:将饲养箱中的幼虫进行上下槽体分槽饲养,向上下槽体中加入饲料Ⅱ,所述饲料Ⅱ由10份死鱼、25份餐厨垃圾、5份家禽粪、20份花生麸、1份食用菌废渣组成,调节含水量为67%,在25℃温度下养殖7天,将活动板Ⅱ抽出,使得饲料从活动板Ⅰ孔中漏出至下层槽体中,将下层槽体取出,筛取出里面的饲料;
4)幼虫3阶段饲养:向饲养箱的上下槽体中加入饲料Ⅲ,所述饲料Ⅲ由10份死鱼、30份餐厨垃圾、10份马铃薯泥、20份麦麸、1份蛋白胨组成,调节含水量为67%,在25℃温度下养殖5天,且上下槽体分槽饲养养殖至虫体壁硬化,停止取食,进入预蛹阶段,收集脱皮黑水虻蛹。
实施例4:
一种黑水虻的室内养殖方法,步骤如下:
1)养殖棚准备:准备恒温养殖棚,恒温棚内设置有若干个饲养箱,所述饲养箱为上下两层槽体,槽体内设置有沿底面倾斜角度为10度的长杆,所述长杆沿槽体一侧底边边沿延伸至相对面的槽体面上,下层槽体为可抽取式;上层槽体底板包括相邻设置的可抽卸安装的活动板Ⅰ和活动板Ⅱ,活动板Ⅰ位于活动板Ⅱ上方且活动板Ⅰ上设有孔径为1.0mm的小孔;
2)幼虫1阶段饲养:向饲养箱上槽体中加入饲料Ⅰ,所述饲料Ⅰ由发酵后的麸皮和家禽粪按照质量比为6:2组成,调节含水量为75%,将黑水虻幼虫按1000头/m2加入到饲养箱中,在温度为30℃和湿度为70%的条件下养殖5天,将活动板Ⅱ抽出,使得饲料及部分幼虫从活动板Ⅰ孔中漏出至下层槽体中,将下层槽体取出,筛取出里面的幼虫再加入到饲养箱中;
3)幼虫2阶段饲养:将饲养箱中的幼虫进行上下槽体分槽饲养,向上下槽体中加入饲料Ⅱ,所述饲料Ⅱ由20份死鱼、15份餐厨垃圾、10份家禽粪、10份花生麸、3份食用菌废渣组成,调节含水量为72%,在30℃温度下养殖5天,将活动板Ⅱ抽出,使得饲料从活动板Ⅰ孔中漏出至下层槽体中,将下层槽体取出,筛取出里面的饲料;
4)幼虫3阶段饲养:向饲养箱的上下槽体中加入饲料Ⅲ,所述饲料Ⅲ由20份死鱼、20份餐厨垃圾、20份马铃薯泥、10份麦麸、3份蛋白胨组成,调节含水量为72%,在30℃温度下养殖7天,且上下槽体分槽饲养养殖至虫体壁硬化,停止取食,进入预蛹阶段,收集脱皮黑水虻蛹。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八、红水蚤家庭繁殖方法?
红水蚤想要把他们拿回到家里面繁殖,首先要,在家里面准备一个鱼缸,在鱼缸上面还要铺上一块防逃网,这样就可以把红水蚤放进去养殖了在鱼缸里面种上一些水草,放上一些水生植物,他们是非常开心的,每天在鱼缸里面投喂他们喜欢吃的食物,要定时的帮他们更换鱼缸里面的水他们是可以在里面繁殖出后代的
九、贝蚤家庭繁殖方法?
1、跳蚤成虫一直住在宿主身上。找到宿主吸血,两天之内,成虫开始以每天产卵50个的速度繁殖。卵和跳蚤的排泄物一起掉在的上,那些排泄物将是幼虫的食物。猫咪去过的所有的地方都有可能有虫卵和幼虫,但以它睡觉的地方最多。
2、幼虫喜欢幽暗的地方,所以可能会移到地毯或沙发深处。幼虫最后结茧,成虫在茧里长好,等待宿主到来的信号,如热,二氧化碳,或震动。如果没有宿主的话,成虫在茧里可以等两年。
3、条件适宜的话,跳蚤的生命周期可以15天内完成。有暖气有地毯的家里终年都适合跳蚤的生长。跳蚤为动物或人的体外寄生虫,最大量最普温的宿主是啮齿动物,狗、猫或人也为某种跳蚤的主要宿主。雌雄成虫均须吸血,雌蚤不吸血就不能产卵。
十、家庭面包虫繁殖方法?
面包虫是种蛋白质饲料,它成长快、繁殖力强,能适应各种气候,家庭饲养方法简单,四季都可繁殖。
家庭内准备好瓷盆两个,盆壁光滑。将盆刷洗干净,然后将面包虫放进去,盖上一层麦麸后再洒点面粉或玉米粉,盖上盖子后放置在气温30℃左右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虫脱了几层皮后,开始变蛹,继而变成黑壳虫。这时要覆一层白菜叶,一方面供虫食用,一方面可使虫将卵产在菜叶上,菜叶干后不要换掉。再过一段时间,可见菜叶底下的麦麸有虫蠕动,这说明幼虫已经出卵。这时可把干菜叶提出,在麦麸上洒点面粉,在面粉上再盖一层菜叶,幼虫便会很快长大。喂鸟时可先将大的挑出来,对已经变成蛹的,可挑出放入另一准备好的盆中,再继续繁殖。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