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如何评价流浪猫冒险游戏《迷失》(Stray)?

时间:2023-03-22 23:08 点击:100 编辑:admin

我是在很多朋友不约而同的安利下入坑的《Stray》。坦白说,一开始我以为是“大型3D猫猫模拟器”,真正玩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我入手的是一款小品游戏界的“稀缺宝藏”。

《Stray》属于非常罕见的那种“高沉浸式小品游戏”。玩家以猫的视角,与不同的拟人化机器AI合作,穿越一个又一个“科幻式”的冒险地区,最终完成拯救“后人类灭绝时代”末日化世界的使命。

虽然我玩了3个多小时就完成了通关,却始终意犹未尽,甚至未来的48小时都禁不住在脑海里反复轮转着游戏里的各个场景。这样的游戏特点,或许也激发了很多玩家的网络分享,让《Stray》的热度节节攀升,甚至暂时超过了一些传统知名大作。

《Stray》的火,着实是一种“必然”。

作为“小品游戏”,《Stray》在具有更友好游戏门槛,便于游戏普及的同时,又拿出了并不逊于游戏大作的高沉浸感,让人回味无穷。网上也出现了很多关于《Stray》高沉浸感游戏设计的讨论与分析。在我看来,它的设计精妙,主要可以分为三点:

1、电影式的镜头语言与多层级画面处理

2、设计别致、乐趣多样的玩法与操作体验

3、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走心剧情呈现


电影式的镜头语言与多层级画面处理

《Stray》的开场就有很巧妙的镜头语言设计处理。电影式的纵深长镜头,同时呈现着下水道“深不见底”的阴暗,以及前方高处俯瞰着明亮广阔的森林与阳光。明暗一体,广狭对比,鲜明反差,在电影式镜头语言的呈现下,更显张力。在此般镜头语言的基础上,《Stray》给玩家呈现了一个只有流浪猫互相依偎,没有人类,更没有其他任何生灵的“末日式”开场设定,也让我们本能地对游戏的世界观和剧情产生更浓郁的好奇心。

《Stray》对不同场景层次鲜明、递进代入的美术细节设计,同样是它极高沉浸感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以我们第一个接触到的核心主线场景“死城”为例,虽然它的设定是死气沉沉、遭到废弃隔绝的地下区域,但《Stray》并没有“一股脑”地让这里的游戏画面“一片阴暗”,取而代之的,是通过丰富的场景物品元素,和层次分明的光影效果,让我们能在探索中持续收获新的视觉反馈和游戏信息,从而继续保持对探索的动力。户外场景无数差异鲜明的光线或场景元素,也能为玩家指引探索方向。

同时,《Stray》的很多户外游戏场景都设置了远距离的画面场景元素,并与近景元素的呈现严格保持鲜明差异。让我们可以在明确游戏探索边界,保持方向感的同时,感受到更广阔、更多元的虚拟世界视觉反馈。

这样的多层级视觉体验在我的游戏设备戴尔G15 2022上会更鲜明,更饱满。得益于最高99% DCI-P3广色域屏幕,身处废弃工厂时,在更强烈更生动的视觉刺激下,我能更强烈地感知到前方不远处的菌克。这也让我能提前做好“疯狂操作”的准备,更有效地躲开菌群攻击。更强的视觉刺激,更高效的画面反馈,这对于剧情探索类的游戏无疑是十分关键性的体验提升。半开玩笑的说,我仿佛真的深刻体会到了,为什么大家都说《Stray》仿佛是《生化危机》、《赛博朋克2077》、《尼尔机械纪元》和《底特律变人》的“浓缩精华”。身为小品游戏的《Stray》,依然通过非常巧妙的艺术手法实现了大作式的画面沉浸感。

是的,别看《Stray》游戏内的画质选项很少,但它对多场景的美术细节处理同样一点都不放松。关于这一点,我们同样还可以在2.5K分辨率的显示设备下感受地更直观、更清晰。同样的屏幕尺寸下,更高的分辨率可以显示更多画面元素,显示像素点也更小,肉眼观感明显更细腻。追求更高分辨率是游戏笔记本、显示器的大势所趋。所以,即便是《Stray》保持相同的画质设置,它在G15 2.5K分辨率下也可以体现出更清晰的场景细节,画面层次感也更丰富。比如,咱们的主角“小橘”猫猫和它的“英短”猫伙伴都显得更细腻,更真实了,猫奴狂喜!

那作为资深猫奴,为了更好地感受猫猫的颜值和气质,让我的“小橘”能在中城、蚁村都展现出更大的“猫之魅力”,“赛博猫猫”、“荒野大猫客”自由切换,我还外接了一台戴尔27寸的游戏显示器,同样拉满的广色域和电竞级高刷,但是更大的屏幕,那真的是从“玩游戏”升级到“正在玩一个叫《Stray》的电影”,仿佛我就是第一视角在赛博朋克的中城世界里勇敢冒险,获取地铁电池。而不是第三视角操作着“小橘”闯关。

设计别致、乐趣多样的玩法与操作体验

《Stray》高沉浸感的第二个处理技巧操作难度友好平宜,同时又能保证乐趣别致的玩法设计。就说让玩家倍受好评的“捉迷藏”玩法吧,它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的学习门槛,只需走位。但多处涌来,步步紧追的“菌克大群”,依然能让玩家感受到最原始,也最淋漓的刺激动作体验。偏暗偏血红的画面调性,也加速了我们的代入体验。

很多人说菌群的扑袭不好躲,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自己重开不超过5次。

我个人觉得,一是不要犹豫,不要太在意去捕捉菌群的走位,因为也很难判断,还不如专心于自己的走位;二是平时多注意S型走位,在遇到一些大的拐角时,可以用90度急转,或者Z字形的走位调整去快速拉开距离。另外我G15最高240Hz的屏幕高刷,也确实让操作更流畅更高效。


拯救B12的操作也是类似。越犹豫,越容易被电。大胆反而可能出奇迹。当然了,这可能也和我的设备有关。我给自己配了一套专业电竞级别的键鼠套装,16000超高DPI的外星人610M,和支持Cherry矮红轴利落操控的AW510K电竞游戏机械键盘,最终被电了不超过5次就把B12救下来了。暖心的B12小伙伴绝对不能抛下,但也实在舍不得“小橘”猫猫被电,那作为猫奴,只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了!

所以,我真的强烈建议大家打开《Stray》的“不限帧率”选项,让游戏以获得更高的帧率体验,这也得建立在自身CPU与显卡配置HOLD住的前提下。尤其是在我更推荐的2.5K分辨率下进行游戏,G15 2022款12代i7与RTX 3060的旗舰级CPU显卡组合,才保证了游戏能在更高的分辨率,明显更细腻的画面呈现下,依然能在捉迷藏等玩法中稳定地跑出高刷级别的帧率。自带G模式暴风散热的开启,也让这样的高刷新率更加稳定,这么极限的操作,怎么能让可爱的猫猫因为机器的掉帧而受到伤害呢?

成功的BGM和临场音效同样是《Stray》着重突出游戏沉浸感的重要元素。个人最喜欢被菌克追的音乐,还有结局的BGM,戴上外星人这种支持7.1环绕声道的高端耳机玩《Stray》,又是沉浸了数倍的游戏体验,身处最终的控制器,四周都是电脑和程序的现场声,即将打开穹顶,临近通关的心跳感成倍提升。坐在高端电影院享受末日大片最终结局的影音沉浸体验,大概也是如此了吧。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走心剧情呈现

说完了画面与玩法。自然就要说到剧情呈现了。《Stray》的剧情呈现,我可以先用一句话来总结:看似俗套的“发达AI导致人类末日”的剧情,却因为视角的变换而带来的别样沉浸和回味。

让我们触动的,也许不是死城恢复生机的结局,也许也不是机器人为了走向外界的付出与牺牲。但猫猫与B12的互相关系与付出,还有一路上猫猫带着已牺牲机器人永存的信念和目标继续勇敢前行,以及达成目标后猫猫对B12的不舍和沉睡,都触及到了很多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猫猫与机器人真心相待,互相匡扶,为什么我们成年人的世界就不能多一些真诚,少一点套路?

总的来说,对于《Stray》绝对称得上是近几年Steam平台最出色的小品游戏了。不论是剧情互动,还是画面设计,都完全超出了“小品游戏”的平均水准范畴。3~5个小时的通关时间,能换来30~50小时,甚至更久的体验回味和积极反馈,100不到的售价,非常值得入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