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绿一蓝的猫咪是什么猫?
白色波斯猫的眼睛是一只蓝一只绿的。
波斯猫:是最常见的长毛猫。它是以阿富汗的土种 长毛猫和土耳其的安哥拉长毛猫为基础,在英国经 过100多年的选种繁殖,于1860年诞生的一个品 种。波斯猫有一张讨人喜爱的面庞,长而华丽的背 毛,优雅的举止,故有"猫中王子"、"王妃"之称,是 世界上爱猫者最喜欢的一种纯种猫,占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
波斯猫性情温文尔雅,聪明敏捷,善解人意,少动 好静,叫声尖细柔美,爱撒娇,性格中性,举止风 度翩翩,天生一副娇生惯养之态,给人一种华丽高 贵的感觉。波斯猫体格健壮、有力,躯体线条简洁 流畅。圆脸、扁鼻、腿粗短,耳小、眼大、尾短 圆。波斯猫的背毛长而密,质地如棉,轻如丝;毛色 艳丽,光彩华贵,变化多样。波斯猫外表美丽大 方,叫声细小甜美,性格温和,胆大好奇,喜欢与 人亲近,善解人意,容易调教,是一种深受人们喜 爱的高贵宠物。
二、为什么常见的猫咪毛色以黑白灰黄,而不是红紫绿蓝为主?
我擦……做个搬运工也能得这么多赞?
======我是吓尿了的分界线======
不只是猫咪,所有哺乳动物的毛色(注意是毛色)都是如此的,只有两种色素组成,而且人类的视锥细胞能感知三种颜色,是哺乳动物中的异类。
PS:评论里有朋友提问“英短”猫的毛色为什么却是蓝色的,其实英短的“蓝色”是由于真黑素在毛发上特殊的分布形式导致的的色彩效应。说白了,就是淡黑色和散射的综合作用,类似的还有北极熊的颜色,北极熊的毛发并不是白色的,而是透明的,但因为不规律的光路漫射,形成了类似雪地一样的白色。英短的“蓝色”其实应该是“灰色”,并没有蓝色色素在其中。
详细的请参考这个回答
作者:小城链接:为什么没有绿色毛发的哺乳动物? - 小城的回答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先看看色素论是怎么说:哺乳动物的毛发只有两种色素:真黑素、褐黑素,前者为黑色,后者棕/橙色,再加上白化基因,所以哺乳动物的毛发只能产生黑、棕、白这三种颜色。(棕色和橙色其实是同一种颜色,只是亮度不同)一只喵清晰地告诉你是哪三种颜色:当然,喵们的毛色基因在X染色体上,与常染色体有些差别,由于X染色体失活的作用,使得它们成为稍为特殊的存在(不多解释了,有兴趣的自己查),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未必是如此界限分明的三色,而是由这三色产生的混合色:由于基本色只有黑、棕、白,你只能在这个色调里混合,比如灰色、褐色、栗色、茶色、橙色、土黄色,然而,不可能混出绿、蓝、紫、青、粉等颜色。所以没有绿毛/蓝毛/紫毛/青毛/粉毛的哺乳动物。(楼下有人提到绿狒狒,其实是暗黄色,并不是真正的橄榄绿)(求别说猪……猪的粉色是皮肤的颜色,并不是毛发)——————————————————————————————————正确吗?正确,但这并不是个好答案,因为等于没有解释。这就像问月球为什么总是同一面朝向地球,回答说月球的自转周期等于公转周期,这没错,但是这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把原问题换了个说法又描述了一遍。(真正有用的答案是潮汐锁定,不细解释,有兴趣的自己去查)。——————————————————————————————————所以我们也会继续问:为什么哺乳动物只能产生这两种色素?这要从哺乳动物的视觉(色觉)说起,以下每个小段落,都足以单独展开成一篇长文,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想深入了解,可以自行百度相关知识,否则直接跟着我的结论走就好:————————————知识背景铺垫开始————————————1.色觉是由视锥细胞产生的,有几种视锥细胞,就有几色视,例如人类有三种,那么便是三色视,你以为看到了万紫千红花花世界,其实只有三种颜色而已。所以显示器只用三种颜色(红绿蓝)便能让你以为看到了一切颜色。(其实叫三维色觉更恰当一些,但怕有人会和空间的维度混淆,所以就干脆叫三色视了)2.视网膜上除了视锥细胞,还有视杆细胞。视杆细胞是用来在暗处看东西的,但它只有一种,不像视锥有好几种,所以它(几乎)没有任何辨色能力,诸位回想一下,在昏暗的房间中,也就是你能看见东西在哪,却没办法看清书上的文字这种亮度,你就是在使用视杆细胞——这时候你是看不到任何颜色的。3.爬行动物拥有四种视锥细胞,所以是四色视,而当哺乳动物演化出来的时候,地面是爬行动物的天下(恐龙),哺乳动物被迫长期穴居,住在光线昏暗的洞穴中,且多为昼伏夜出,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辨色能力就没那么重要了,而暗视觉却非常有用。所以哺乳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将四种视锥细胞舍掉了两种,给更重要的视杆细胞腾地方。是的,哺乳动物都是二色视。4.风水轮流转,一颗小行星砸灭了恐龙的霸主地位,哺乳动物得以重见天日,但二色视这个特征却被保留了下来。(扩展阅读)直到灵长目学会了上树,一次偶然的基因突变(复制过程中多复制了一段),在猴子家族中埋下了三色视的基因,后来此基因随着采集成熟果实的生存竞争得以壮大,人类的三色视就是这么来的。然而这个基因却并不十分稳定,在现今人类中只占了大约94%的分布频率,另外6%的基因仍然是二色视。也许你已经猜到了,没错,就是红绿色盲。和狐臭与油耳有关吗?刮腋毛对狐臭的影响?类似,红绿色盲才是传统基因,“正常色觉”才是变异出来的。(红绿色盲还分红色盲/P型、绿色盲/D型,还有程度较轻的色弱,这里就不展开说了)6月15日补充:很多人有兴趣问鸟类与人类的色觉对比,统一回复一下。鸟类视锥细胞覆盖范围330-700,四个峰值是:黄(565)、青(508)、蓝(440)、紫外(370),波峰分布相当平均。灵长目的覆盖范围是390-700,三个峰值是:黄(565)、绿(535)、蓝(430),波峰分布不均匀,黄绿离的较近。其他哺乳动物只有黄(565)、蓝(430)两个。(注:不同物种之间,波峰会有小幅变化,但性质不会变)哺乳类的黄、蓝视锥与鸟类同源,丢掉的是青(508)和紫外(370),而灵长目的绿(535)是由原有的黄(565)变异而来。大多数脊椎动物与鸟类相似,哺乳动物是特例,灵长目是特例中的特例。5.说了这么多,就为点出这句话:(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色觉,相当于人类的红绿色盲。————————————知识背景铺垫完毕————————————毛发的颜色,有的是作为保护色,使自己隐藏在背景中不被敌方发现,使得捕食者难以发现or使得被捕者难以发现,比如蚱蜢、螳螂的草绿色,蝉的棕黑色,鱼类的腹白背黑。有的是作为警戒色,用非常鲜艳刺眼的方式告诉对方:「我有毒,别吃我」,比如一些毛虫、蜘蛛、蝴蝶的鲜艳颜色。警戒色只有被猎食者才会用,而且它们一般是有毒的,保护色则二者都会用到,没有毒性限制。哺乳动物身上没毒,毛发颜色都是保护色,但很多都是在绿色的树林、草丛中,披着一身黄皮,比如下面这只大猫………………你在开玩笑吗?绿绿的树丛中一身鲜艳的橘红色,你是怕你不够扎眼吗?是怕羊儿鹿儿看不到你吗?你这到底是更方便捕猎,还是更方便把猎物吓跑?其他哺乳动物我就不码了,大抵都是这个套路。这能隐蔽个锤子?铺垫了半天的知识背景终于派上用场了——哺乳动物大都是红绿色盲。那么在其他哺乳动物眼中,它其实是这样的:您看,妥妥的保护色吧。当然,做成下面这样也可以:这张和上一张是同一个意思,把树叶变成橙色或把老虎变成绿色,对于哺乳动物而言,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反正都是同一种颜色。再进一步说,在哺乳动物眼中(以及人类的红绿色盲),三张图看起来几乎是一样的。老虎不傻。再来看看狮子。我们眼中的狮子:保护个牙刷!但是……其他哺乳动物眼中的狮子:或者:分明妥妥的保护色!(三张图对于哺乳动物而言并没有区别)(其实这套图顺便可以检测出红绿色盲……)(6月16日补充:读者的数量超乎我预料,而且还有不少红绿色盲的朋友,为了方便色盲朋友们理解三张图的区别,我将红蓝通道交换了一下,把色盲难以区分的橙、黄、绿换成了容易区分的绿、青、蓝,这样在普通人眼中三张图的差异,色盲朋友也可以体会到了)橙绿对比换成了蓝青对比,在普通人眼里对比程度差不多,色盲朋友可以参考。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当哺乳动物成为地面的主宰之后,它们的天敌或者捕猎对象,一般也是其他的哺乳动物,所以,很大程度上,保护色只需要骗过同为红绿色盲的其他哺乳动物就够了。少部分例外,比如鹰捉兔子,对于兔子而言,每年死在鹰爪下的兔子,比起死于其他哺乳动物的同胞,实在是少的可怜。所以即使偶尔有那么一两次基因突变出绿兔子,也不会提升多少生存优势,反而可能连带其他疾病,于是就不会继续进化下去了。很多人在评论中问到,若绿毛与橙毛没有优劣之分,那为何只有橙毛?进化不是你想进,想进就能进,基因突变不是主动的,而是随机乱碰、不可控的。绿毛这个性状本身是无害的,但你想突变出绿色素的基因,需要弄出一段全新的基因编码,这些编码都是靠胡蒙乱堆,蒙出来的,而不是专门为绿色素编译的,所以它一定会伴随其他的性状,而这些性状是没有规律的,绝大、绝大多数是对生存不利的。(注:突变出绿毛与突变出三色视不一样,灵长目的三色视只是因为复制基因的时候出了差错,相当于抄代码的时候抄串了一行,除了辨色之外没有其他影响,而绿色素的产生要编码一段新的基因,几乎必然会产生其他的副作用)比如羊,有可能某次突变出的绿色基因同时伴有耳聋,对生存不利,过几代就会灭族了,又有一次绿毛变异同时伴有软骨病,那它会在幼年时最先被狮子吃掉,或者还有一次绿毛伴随心脏缺损,那它连活着出生都做不到。既要产生绿毛基因,又不能有其他副作用,这是撞大运无法做到的,这种事情只能靠人工转基因。(比如黄金大米,胡萝卜素对稻子而言是既无益、又无害的性状,那么便几乎不可能靠自然进化得到,只能靠人工植入“专门产生胡萝卜素又不产生其他副作用”的基因。)绿毛能正常存活已属不易,若非取得绝对优势,是无法取代橙毛的。当然,如果一开始是绿毛,那么橙毛也很难后来居上。一句话概括就是:橙毛捷足先登,绿毛对橙毛没有绝对优势,没有进化的条件。(6月7日补充):从另一个更颠覆世界观的角度解释:按照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视觉标准,那本来就是绿毛,绿和橙本来就是同一种颜色,是你们人类搅乱标准、硬要区分的。这就好比人类说“动物为什么都多了一条尾巴”一样——不是动物多了一条尾巴,而是人类少了一条尾巴。人类的视红和视绿基因是同一条基因变异出来的,它俩的实际差别很小,光谱峰值离得很近,这就导致了人眼对600nm-535nm这一段波长的变化“过于敏感”,说白了,橙和绿本来没那么大的差异,是人眼的视觉系统将其夸大化了。另一方面,作为婚姻色,那就更不用解释了,婚姻色只能作用于同一物种之间,那么就更没必要进化出红毛绿毛了。当然,对于已经进化到三色视的哺乳动物,鲜艳的婚姻色还是很管用的。比如:然而这仍然不是毛发的颜色,而是皮肤的颜色,哺乳动物在特定环境下需要红色或蓝色的时候,毛发仍然做不到,只能通过皮肤和毛细血管来实现了。。。。。。。。(山魈的图片删了,怕吓到小朋友……换成这位是想说:)………………不,许,抖,机,灵。发完图,才注意到,初音(站着的那个)的头发和衣服是讨论色盲问题很典型的颜色:初音的头发、领带、袖口、裙摆,全部是青色的,但上衣是灰色的,这是红绿色盲(尤其绿色盲)很容易混淆的颜色。而手里的葱是绿色的,对面两个小孩(镜音)的头发是黄色的,同样的道理。于是画面就略显违和了,在普通人看来,葱是和初音搭配的(因为是同色系),而在红绿色盲看来,葱明显是从对面抢来的……大概是这么个意思(谱外色实在是难弄,凑合看吧):
三、我的猫咪说是折耳银渐层,但我感觉不像,眼睛颜色时蓝时绿,毛色应该是渐层。请问下大家我家猫咪品种?
世界已公認折耳就是一種會多代遺傳且無法根除的骨骼基因缺陷,也越來越多國家已不承認這一血統特徵,然。。。總有些「類繁育者們」始終裝睡不醒硬要通過雜交混血來掩蓋缺陷、延緩發病,還用什麼所謂繁育知識鼓吹自身專業性、抨擊別人無知是不是在搞笑呢。。。我倒是好奇想問問這些利益驅動的無良繁育者,您博士專業報讀的到底的是生物學啊?還是基因學啊?專業性從何談起呢?就憑你們利益驅使下毫不敬畏生命的一次又一次拿貓做各種連初中學歷都不需要的雜交嘗試嗎?手。。。動。。。滑。。。稽。。。
照片這隻,折耳、銀漸層都能能對得上
不過既然是折耳就別糾結什麼純不純了。。。
越純發病越早,為了延緩發病現在也幾乎杜絕純血繁育了。。。
只希望你知道它的基因缺陷後,能在它短暫的生命裡多些溫柔善待,讓它少些痛苦,能保持著儘量高的生活質量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