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唐功臣?

210 2024-10-20 05:09 admin

一、大唐功臣?

唐朝开国24功臣

1.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

2.司空、扬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

3.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

4.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征

5.司空、梁国公房玄龄

6.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

7.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恭

8.特进、卫国公李靖

9.特进、宋国公萧瑀

10.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

11.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

12.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

13.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

14.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

15.荆州都督、邳襄公长孙顺德

16.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

17.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

18.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

19.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

20.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

21.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

22.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

23.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徐世绩

24.徐州都督、胡国公秦叔宝

二、项羽功臣?

四大战将

1.龙且

龙且也叫龙苴,信奉兵家思想,兵器是长大刀,是西楚国名将,项羽帐下最厉害的将领之一,一心为楚国效力。历史上对龙且的出身没有作详细的记载,据说他是楚国旧部,后来项羽的叔父项梁在江东起事时跟了项梁,被封为大司马的官职。

2.钟离昧

复姓钟离单名一个昧字,是秦末汉初时期有名的将领,是霸王项羽手下的五大名将之一,为项羽立下了不小的战功,曾经多次击败刘邦,也因此招致了刘邦的记恨。后来在大汉初期的时候,被韩信逼迫不得已自别而亡。

3.季布

季布是楚地人,季布为人很好,爱打抱不平,是项羽的得力助手,在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的时候,帮助项羽好几次击败刘邦的部队。

4.英布

英布亦称黥布,六县(今安徽六安)人。实际上,在楚汉之争前,英布才是项羽手下的第一大将。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在新安坑杀二十万秦军、在函谷关打败刘邦的守军、在长沙杀义帝熊心等,都有英布之功。

5、曹咎

  属于儒将,其人擅使大刀,武功也还过得去。曹咎原本秦国蕲县的狱掾(监狱长之类的小官,可能还没这么大),有一次,项梁(项羽之叔)犯法被关到监狱里,是曹咎和栎阳狱吏司马欣(后来有名的秦国三帅之一)救了项梁,曹咎是项氏的救命恩人。后来据说曹咎在策反章邯时立了功,因此深得项羽信任,然后一路官运亨通,官拜大司马。曹咎担任重镇成皋的守备任务,项羽要他坚守十五天。但是刘邦趁项羽军被彭越调开之后,发兵包围了成皋。

军师

范增

三、朱元璋功臣?

李善长,常遇春,胡大海,徐达,冯国胜,冯国用,傅友德,廖永忠,刘伯温,蓝玉,李文忠,汤和,朱文正,沐英,郭英等,这些功臣,除汤和善终外,一部分战死,一部分被朱元嶂所杀。

四、塞罕坝功臣?

功臣之一陈彦娴,说起塞罕坝第一代务林人的故事,就应该提起73岁的陈彦娴,作为第一代务林人代表,参加了塞罕坝展览馆重心展的开馆仪式,她是六女上坝人之一,参观展览馆时,看到照片,书信,文字j讲述六女上坝显示墙前,老人很深思,作为六女上坝的发起者,53年后记忆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我们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

五、功臣悼词?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来到山东临沂革命烈士陵园,隆重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深情悼念曾经在这里战斗过,为了解放事业而永远倒下的革命烈士。

  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表达我们的无限哀思和景仰之情,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烈士虽已长眠地下,但他们的精神将与青山共存,与日月争辉。

  为了解放中华民族亿万同胞,为了建立新中国,为了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先烈们驰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英勇顽强,前仆后继,奋勇杀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胜利,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威武雄壮的凯歌,他们视死如归、气吞山河,展示了共产党人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豪迈英雄气概。

  正是这无数先烈们对革命的执着追求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强信念英勇牺牲,才换来了我们幸福美好的今天。

  他们的革命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我们是革命的后代,悼念革命先烈,就是要用革命先烈的崇高理想、奋斗精神、不朽功勋,来洗涤我们的思想、净化我们的灵魂、提升我们的境界,使我们永葆昂扬的革命斗志;就是要以他们为榜样,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永保红色江山不变色。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六、刘邦杀了哪些功臣?刘邦杀了多少功臣?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第一个牺牲品是燕王臧荼,他就在刘邦称帝的那一年被刘邦以谋反罪名消灭。

  接着是韩信,在刘邦称帝的第二年被逮捕,罪名同样是企图谋反。5年后,刘邦夫人吕皇后对被软禁多年的韩信仍不放心,又用计将他处死于长安宫中,并且诛连三族。

  刘邦的怀疑猜忌和残酷无情,使得将士和功臣们人心惶惶,唯恐有一天会被他消灭,有的甚至被逼得真的反叛起来。韩王信就是害怕刘邦的怀疑,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干脆公开投降匈奴的。但最后也逃脱不了被追杀的命运。

  燕王卢绾是刘邦的同乡,自刘邦浪迹丰沛市井之时,他们就成了患难与共的朋友。汉朝开国前,卢绾一直是刘邦的亲信和心腹,但最后也被刘邦逼得逃亡匈奴,罪名又是有谋反企图。

  赵王张耳本是刘邦的女婿,也因涉嫌谋反被废除王位,贬为宣平侯。

  公元前196年,当另一将领阳夏侯陈豨被逼反叛时,梁王彭越的部下曾劝彭越一同谋反,彭越犹豫着没有答应。刘邦得知此事,不但不表彰彭越的忠心,反而将他逮捕后处死。

  最残忍的是,刘邦杀了彭越之后,为了威胁警告其他将领和功臣,竟将他的尸体剁成肉酱,再派人分赐给各位诸侯和功臣品尝。功臣们因此更加胆颤心惊。

  彭越事件后,淮南王英布自知不能幸免,也被迫铤而走险,起兵反叛。结果也被刘邦亲自统兵镇压。

  这样,在汉朝建立的短短7年之内,刘邦就利用各种借口,将除远处偏远南方而又势力弱小的长沙王吴芮以外的所有异姓诸侯王相继铲除。

七、朱棣功臣排名?

陈亨,明朝悍将,骁勇善战。1355年,陈亨追随朱元璋起兵,攻取南京,横扫江浙。1368年,陈亨追随徐达北伐,驻守东昌,击败元军数万,威震山东。此后,陈亨驻守大宁,在“靖难之役”时出兵攻打朱棣,牵制燕军。

1400年,朱棣率兵攻打大宁,68岁的老将陈亨出兵北平,中途被击败,投降燕王。陈亨投降,大宁门户洞开,朱棣顺利拿下城池,得到了宁王的8万兵马,以及两三万蒙古骑兵,具备了争夺天下的资本。史载:“亨等帅众降。成祖尽拔诸军及三卫骑卒,挟宁王以归。自是冲锋陷阵多三卫兵。成祖取天下,自克大宁始。”

陈亨骁勇善战,追随朱棣后作战更加勇猛,所向披靡。可惜,陈亨遇上比他更厉害的大将平安,济南之战、夹河之战,陈亨身受重伤,不治身亡。朱棣靖难成功后,追封“泾国公”,儿子陈懋承袭爵位,世袭罔替。

谭渊,明朝悍将,作战勇猛。1399年,谭渊率一千兵马设伏,用茭草蒙住头部,潜入水中。杨松、潘忠率兵增援雄州,大军经过月漾桥后,谭渊率兵夺取桥梁。

接着,朱能、张玉、丘福率兵与潘忠、杨松厮杀,将南军击败。杨松、潘忠率兵撤退,谭渊早已占据桥梁,南军无路可退,军心不稳。谭渊乘势攻杀,数千南军覆没,杨松、潘忠成为俘虏。

郑村坝之战、白沟河之战,谭渊都身先士卒,击败李景隆。1401年,朱棣与盛庸在夹河决战,谭渊看到南军的阵型在变化,立刻率骑兵冲杀。南军悍将庄德不甘示弱,手持大刀迎战,谭渊不敌,阵亡沙场。

郑和,明朝大将,姚广孝的徒弟,足智多谋,善于指挥水师。1399年,郑和追随朱棣起兵,作战非常勇猛,还很有谋略,深得朱棣赏识。1402年,朱棣靖难成功,郑和主管航海,七次下西洋,将明朝的国威传播域外。

1405年,为了寻找建文帝,更是为了从背后包抄帖木儿帝国,朱棣派郑和率数百艘战船航行,沿途各国无不臣服。

七次远航期间,明军远离后方,却依然战无不胜,郑和的军事能力很强悍。消灭陈祖义、击败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擒拿苏门答腊君王。每一次战斗,郑和都是详细规划作战方案,迅速结束战斗,对手毫无挣扎的机会。可惜的是,《郑和航海图》被刘大夏给焚毁,没能存留至今。

张玉,明朝大将,骁勇善战。1399年,已经是56岁的张玉追随朱棣起兵靖难,率兵夺取九门,立下头功。论作战勇猛,张玉、朱能、丘福一个档次,但张玉还有谋略,这是朱能、丘福所无法比拟的。

1400年,张玉出谋划策,建议燕王朱棣夺取大宁,将宁王朱权的8万精兵掌握在手,然后再跟李景隆决战。宁王麾下有一支精锐骑兵,就是由蒙古兀良哈部组成的铁骑,这是南军的劲敌。

夺取大宁,得到兀良哈骑兵,朱棣的靖难之役就算成功一半了。1400年,朱棣进攻济南,差点成为俘虏,张玉将其救出来。1401年,东昌之战,朱棣再次陷入重围,盛庸没有放箭,躲过一劫。

朱棣幸运,张玉就不一定了。盛庸不敢对朱棣放箭,张玉则不在“保护”名单里面。南军万箭齐射,火铳、弓弩交替射击,张玉阵亡沙场。

张辅,明朝大将,张玉的儿子,骁勇善战,足智多谋。1406年,朱棣出兵30万攻打交趾,让朱能挂帅出征。朱能骁勇善战,屡次充当前锋,在靖难之役中多次受伤。征讨交趾,朱能中途病逝,张辅接替指挥,进入交趾征战。

30万大军南征,张辅指挥有方,明军所向披靡,很快就灭了黎氏王朝,全部收回交趾。唐末以来,交趾脱离中原数百年,张辅再次将其收复,不愧是大将。此后,张辅又多次出兵交趾,讨伐黎氏家族,稳定了局势。

张辅在,交趾就会安宁;张辅一旦离开,交趾立刻闹事,明军搞不定。可惜,朱棣并没打算让张辅享受沐英在云南的待遇,世代镇守交趾。1428年,朱瞻基放弃交趾。1449年,朱祁镇、王振瞎指挥,75岁老将张辅阵亡土木堡,着实可惜。

丘福,明朝悍将,骁勇善战。1399年,55岁的丘福参加靖难,充当前锋大将。论作战勇猛,丘福跟张玉、朱能差不多,都是猛人。55岁的年纪,还经常充当“敢死队”,冒着枪林弹雨冲锋,丘福确实够猛。

1402年,盛庸、平安率兵镇守肥水,朱棣屡次交战失败。此时,丘福主动请缨参战,率精兵一百多人,从上游悄悄渡河,深入南军后方作战,截断其粮食运输线。

丘福渡江后,主动向南军发起进攻,突袭南军粮道,朱棣得以乘此机会渡江,击败盛庸、平安,直抵长江沿岸。

朱棣靖难胜利后,册封功臣,丘福被誉为“靖难第一功臣”。但是,丘福有勇无谋,适合当前锋,不适合当主帅。1409年,朱棣派兵北伐草原,屡次告诫丘福要小心,对他并不放心,但明军无人可用,朱棣也无奈。

丘福果然没让朱棣“失望”,进入草原后,丘福率一千精兵追击阿鲁台,轻敌冒进。部将李远、王忠、王聪、火真屡次劝告,丘福都不听。克鲁伦河之战,10万明军覆没,5位将领阵亡,朱棣只好御驾亲征。

朱高煦,作战勇猛,朱棣麾下悍将还得看朱高煦。朱高煦,祖父是朱元璋,外公是徐达,父亲是朱棣,舅舅是徐辉祖,都是能征善战之人。但是,朱高煦桀骜不驯,不服从朱高炽,对朱棣也不服从。

1398年,大将徐辉祖建议朱允炆“留下”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还让皇帝注意朱高煦。可惜,徐辉祖是朱棣的大舅哥,朱允炆并未采纳其建议,结果让朱高炽三兄弟返回北平,坑了自己。

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多次陷入险境,危机重重,都是朱高煦将其救出来。1402年,浦口之战,朱棣再次遇到失败,想退兵返回。此时,朱高煦杀来,又多次击败南军,给朱棣渡江的信心。

为了激励朱高煦,朱棣直言:“吾老矣,世子多病,你要多努力”。朱高煦大喜,认为自己就是储君,因而作战更加卖力。朱棣获胜后,策立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煦非常不满,也想效仿父亲靖难。

1426年,朱高煦在乐安起兵“靖难”,杨荣建议朱瞻基御驾亲征,朱瞻基畏惧朱高煦,不敢下决心。夏原吉以李景隆的故事劝说,朱瞻基只好放手一搏,亲自出战,擒拿朱高煦。

朱高煦被俘虏,不甘心失败,用脚绊倒朱瞻基,非常霸气。朱瞻基很恼火,用三百斤重的铜缸扣住,然后放火烤,将其处死。朱高煦的九个儿子,也不能幸免。

八、靖难功臣爵位?

丘福(1343—1409年),凤阳(今安微凤阳)人,明朝靖难名将。丘福原是燕王朱棣麾下的燕山中护卫千户,之后,丘福被升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国公。

张玉(1343—1401年),字世美,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朝靖难名将。张玉原是燕王朱棣麾下的燕山左护卫千户,后为燕军中军主将,两次击败李景隆。建文二年(1401年),在东昌之战中,张玉勇闯敌阵救朱棣,力竭战死。靖难成功后,追封荣国公,谥忠显,后追进河间王,改谥忠武。

朱能(1370—1406年),字仕弘,怀远(今安微怀远)人,明朝靖难名将。朱能原是朱棣的燕军中护卫副千户,先后击败耿炳文、李景隆,在灵璧(今安微宿州)俘虏南军10万人,还生擒主将将平安。靖难成功后,累功升至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加太子太傅。永乐四年(1406年),朱能担任征夷大将军,征讨安南,不幸病死军中。追封东平王,谥忠烈。

姚广孝(1335—1418年),幼名天禧,法名道玄,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主要策划者。靖难之役开始后,姚广孝留守北平,为朱棣稳住大后方。在朱棣与朝廷的军队相持不下时,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得以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之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作“黑衣宰相”。

九、朱元璋十八功臣?

一、魏国公徐达

徐达和朱元璋是老乡,他们自小便是好朋友,他还曾用自己替换朱元璋当人质,他与朱元璋之间的感情无人能比。朱元璋在濠州参加红巾军后,奉命回家乡招兵,徐达很高兴的响应,并参加了红巾军。后来,朱元璋觉得在濠州没有发展前途,便带领徐达、汤和、吴良、吴桢、耿再成等二十四将离开濠州,去外面开创新的局面。离开濠州后,徐达跟随朱元璋连续攻克定远、滁州、和县、采石矶(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太平府(今安徽当涂)、集庆(今南京)等地,壮大了朱元璋的势力。在攻占南京后,朱元璋又分派徐达、常遇春、胡大海、邓愈、汤和等将分别攻占了周边各地,至此,朱元璋成为当时实力较强的割据势力。

之后,又跟随朱元璋大战陈友谅割据势力。在跟随朱元璋吞并陈友谅地盘后,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荡平了张士诚割据势力。公元1367年10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征虏副将军,率领邓愈、冯胜、傅友德等将北伐元军,此次北伐大获全胜,并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占领元大都(今北京),占领元大都后,他们又顺势荡平了山西、陕西,至此,北方大部分地区被明军占领,至此元朝灭亡(后文将元朝残余势力简称为“北元”)。

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率领邓愈、汤和等将出征讨伐北元。明军此次出征大胜北元名将扩廓帖木儿(王保保),攻克了北元应昌府,扩大了明朝疆域,沉重地打击了北元势力。明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朱元璋派遣三路大军再次讨伐北元,其中以徐达统帅的中路军被北元打败。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北元军队袭扰明朝边境,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汤和为左副将军,傅友德为右副将军率军前去清剿北元来犯军队,这次明军大胜,完成了战略计划。

徐达一生智勇双全,战功卓越,少有败绩,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徐达在功臣庙位列第一,名副其实!值得一提的是,徐达和朱元璋还是儿女亲家,徐达的长女许配给了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即后来的明成祖),次女许配给了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四女许配给了朱元璋第二十一子安王朱楹。

二、鄂国公常遇春

常遇春本来是绿林大盗,在和州劫掠时,正好赶上朱元璋的军队攻打和州。他听说朱元璋为人仗义,治军严明,便投靠了朱元璋。投靠朱元璋后,常遇春作为先锋,跟随朱元璋连续攻克采石矶(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太平府(今安徽当涂)、集庆(今南京)等地,壮大了朱元璋的力量。在攻占南京后,朱元璋又分派徐达、常遇春、胡大海、邓愈、汤和等将分别攻占了周边各地,至此,朱元璋成为当时实力较强的割据势力。

之后,又跟随朱元璋大战陈友谅割据势力。在跟随朱元璋吞并陈友谅地盘后,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荡平了张士诚割据势力。公元1367年10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征虏副将军,率领邓愈、冯胜、傅友德等将北伐元军,此次北伐大获全胜,并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占领元大都(今北京),占领元大都后,他们又顺势荡平了山西、陕西,至此,北方大部分地区被明军占领,至此元朝灭亡。

明洪武二年(1369年)六月,常遇春和李文忠率军讨伐北元,北元军队听到消息后向北逃窜,常遇春、李文忠率军奔袭千里,大获全胜,并占领北元上都开平。在凯旋归来的途中,常遇春突然病逝。常遇春一生对朱元璋忠心耿耿,在战场上英勇无敌,战功卓越,在功臣庙位列第二,理所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常遇春和朱元璋也是儿女亲家,常遇春的长女许配给了朱元璋长子太子朱标,即朱标太子妃。

三、曹国公李文忠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在朱元璋成为红巾军将领后,李文忠跟着父亲来投奔朱元璋。朱元璋把李文忠当成亲生儿子来养,还让李文忠跟随自己姓朱,改叫朱文忠,后来又复姓李。在朱元璋攻占集庆(今南京)后,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开始跟着朱元璋征战天下。之后,又跟随朱元璋大战陈友谅割据势力。在跟随朱元璋吞并陈友谅地盘后,又跟随徐达和常遇春率军荡平了张士诚割据势力。紧接着又奉朱元璋命令,与汤和、廖永忠、胡廷瑞等将领分别带兵平定了陈友定割据势力。

明洪武二年(1369年)六月,李文忠作为副将军,和常遇春率军讨伐北元,北元军队听到消息后向北逃窜,常遇春、李文忠率军奔袭千里,大获全胜,并占领北元上都开平。在凯旋归来的途中,常遇春突然病逝。常遇春病逝后,李文忠奉命代替常遇春统率军队。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率军出征讨伐北元。明军此次大获全胜,打败北元名将扩廓帖木儿(王保保)扩大了明朝疆域,沉重地打击了北元势力。其中李文忠率军攻克了北元应昌府。

明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朱元璋派遣三路大军再次讨伐北元,其中以徐达统帅的中路军被北元打败,以李文忠为统帅的东路军与元军打平,以冯胜为统帅的的西路军大获全胜结束。如果说徐达打仗善谋略,常遇春打仗善突击,那么李文忠打仗就是善奔袭,李文忠是当时除了徐达和常遇春外最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为大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在功臣庙位列第三。

四、卫国公邓愈

邓愈,原名邓友德,自小跟随父亲和哥哥起兵抗元,后来因父亲与哥哥均战死,17岁时便掌管兵权继续领兵抗元,19岁时率领麾下1万多人投奔了朱元璋。投奔朱元璋后,邓愈跟随朱元璋连续攻克采石矶(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太平府(今安徽当涂)、集庆(今南京)等地,壮大了朱元璋的力量,使朱元璋成为当时实力较强的割据势力。之后,又跟随朱元璋大战陈友谅割据势力,值得一提的是,在著名的洪都战役中,邓愈作为大都督朱文正的副手,协助朱文正守卫洪都85天,打赢了洪都守卫战,为朱元璋打败陈友谅立下大功。

公元1367年10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征虏副将军,率领邓愈、冯胜、傅友德等将北伐元军,此次北伐大获全胜,并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占领元大都(今北京),占领元大都后,他们又顺势荡平了山西、陕西,至此,北方大部分地区被明军占领,至此元朝灭亡。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率军出征讨伐北元。明军此次大获全胜,打败北元名将扩廓帖木儿(王保保),攻克了北元应昌府,扩大了明朝疆域,沉重地打击了北元势力。这次邓愈也随军出征,他率军招降了吐蕃。

明洪武五年(1372年),广西各族叛乱,朱元璋任命邓愈为征南将军,吴良为副将军,出兵平叛,征战数月大胜而归。明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任命邓愈为征西将军,沐英为副将军,带兵征讨吐蕃反抗势力,他们领兵深入吐蕃腹地,平定了吐蕃的反叛势力,邓愈在班师回朝途中因病去世。邓愈一生战功赫赫,为建立明朝立下功劳,他在功臣庙位列第四位。值得一提的是,邓愈和朱元璋也是儿女亲家,邓愈的长女许配给了朱元璋次子秦王朱樉。

五、信国公汤和

汤和与朱元璋是从小一起玩大的伙伴。长大后,汤和在濠州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并给朱元璋写信,邀请他也加入了红巾军。不长时间,朱元璋因功被郭子兴提拔为镇抚,官职在汤和之上。后来,朱元璋觉得在濠州没有发展前途,便带领徐达、汤和、吴良、吴桢、耿再成等二十四将离开濠州,去外面开创新的局面。离开濠州后,汤和跟随朱元璋连续攻克采石矶(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太平府(今安徽当涂)、集庆(今南京)等地,壮大了朱元璋的力量,使朱元璋成为当时实力较强的割据势力。

之后,又跟随朱元璋大战陈友谅割据势力。在跟随朱元璋吞并陈友谅地盘后,又跟随徐达和常遇春率军荡平了张士诚割据势力。之后,朱元璋派遣朱亮祖、汤和、廖永忠等分别带兵攻打方国珍,迫使方国珍割据势力归顺。紧接着朱元璋又派遣汤和、廖永忠、李文忠、胡廷瑞等将领分别带兵,平定了陈友定割据势力。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率军出征讨伐北元。明军此次大获全胜,打败北元名将扩廓帖木儿(王保保),攻克了北元应昌府,扩大了明朝疆域,沉重地打击了北元势力。这次汤和也随军出征。明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朱元璋任命汤和为征西将军,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分道伐蜀,迫使四川的明升割据势力归降。

明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朱元璋派遣三路大军再次讨伐北元,其中以徐达统帅的中路军被北元打败,以李文忠为统帅的东路军与元军打平,以冯胜为统帅的的西路军大获全胜结束。这次出征,汤和跟随的是徐达的中路军。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北元军队袭扰明朝边境,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汤和为左副将军,傅友德为右副将军率军前去清剿北元来犯军队,这次明军大胜,完成了战略计划。汤和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在功臣庙位列第五。值得一提的是,汤和和朱元璋也是儿女亲家,汤和的次女许配给了朱元璋十子鲁王朱檀。

六、西平侯沐英

沐英是孤儿,自小颠沛流离,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公元1356年,朱元璋亲自带兵进攻集庆(今南京),13岁的沐英这次跟随朱元璋出征,自此沐英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此后,沐英又跟随朱元璋兼并了陈友谅割据势力。在方国珍割据势力归顺朱元璋后,朱元璋派遣汤和、廖永忠、李文忠、沐英等将领分别带兵平定了陈友定割据势力,此时,沐英已经成长为朱元璋身边的主要将领。

明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任命邓愈为征西将军,沐英为副将军,带兵征讨吐蕃反抗势力,他们领兵深入吐蕃腹地,平定了吐蕃的反叛势力,回师途中邓愈病逝,沐英率领军队返回。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朱元璋任命沐英为征西将军,与蓝玉带兵讨伐西番,大获全胜,俘虏西番十八族头领阿昌失纳。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北元军队袭扰明朝边境,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汤和为左副将军,傅友德为右副将军率军前去清剿北元来犯军队,这次明军大胜,完成了战略计划,这次沐英跟随徐达出征。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军三十万征讨云南的北元残部,这次出征平定云南全境。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下诏命傅友德及蓝玉班师回朝,而留下沐英镇守云南。因云南地理位置特殊,叛乱频发,沐英镇守云南期间,一直致力于云南的平定与治理,为明朝的边疆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沐英一生对朱元璋忠心耿耿,为大明建立立下战功赫赫,为大明云南边疆稳定作出巨大贡献,他在功臣庙位列第六。值得一提的是,沐英和明成祖朱棣是儿女亲家,他的儿子沐昕娶了明成祖的女儿常宁公主为妻。

七、胡大海

胡大海很善于用兵,智力过人,曾向朱元璋推荐过刘基、宋濂、叶琛、章溢等名士。在朱元璋攻占滁州后,胡大海投奔了朱元璋。此后,胡大海跟随朱元璋连续攻克和县、采石矶(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太平府(今安徽当涂)、集庆(今南京)等地,壮大了朱元璋的势力。在攻占南京后,朱元璋又分派徐达、常遇春、胡大海、邓愈、汤和等将分别攻占了周边各地,至此,朱元璋成为当时实力较强的割据势力。

胡大海在攻下严州府(位于浙江省西部)后,苗族将领蒋英、刘震、李福等带兵前来归附,胡大海十分欣赏他们的骁勇,就把它们留在了自己的麾下。但蒋英等人都不是真心降服,密谋叛投张士诚。公元1362年2月7日,蒋英等人将邀请胡大海等人到八咏楼视察士卒演习,趁机杀害了胡大海及其次子胡关、将军耿再成等人,朱元璋为胡大海被杀感到十分痛惜和愤怒。之后,李文忠率军攻打杭州时,抓住了蒋英等人,朱元璋命令杀了他,用他的血来祭奠大海等人,并为胡大海写了祭文。胡大海善于用兵,并且善于向朱元璋推荐名士,是朱元璋前期起兵时的主要军事将领,他在功臣庙位列第七。

八、冯国用

冯国用,濠州定远(今属安徽定远)人,名将冯胜之兄,精通兵法,善于用兵。元朝末年,他与弟弟冯胜组建武装保卫乡里,后来归附了朱元璋,并力劝朱元璋夺取南京作为基地,因此受到朱元璋的信任。此后,冯国用兄弟跟随朱元璋连续攻克滁州、和县、采石矶(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太平府(今安徽当涂)、集庆(今南京)等地,壮大了朱元璋的势力。公元1359年4月15日,冯国用在参加攻打绍兴的战役时,突然暴病,死于军中,年仅三十六岁,朱元璋听到后痛哭不已

十、功臣的文案?

青少年朋友们,各个时期的革命烈士都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功臣,他们的精神光照千秋,永垂青史。

我热爱烈士,热爱祖国,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我将永远的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中国有辉煌的历史,有铁一般的热血男儿,有着那种致死不悔的精神,我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祖国的未业而奉献一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