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客家狮有几种?

171 2024-08-31 22:52 admin

一、客家狮有几种?

分青狮、红狮、猫狮三种

客家人称自己舞的狮子为斗牛狮,俗称为:金狮、青狮、武狮、猴仔狮、五福狮(海丰县地区称为五福狮)、开口狮等。斗牛狮又称“客家狮”。斗牛狮在客家地区,如陆河、海陆丰、揭西河婆、梅州等客家地区声誉颇盛,所以也有人称斗牛狮为“客家狮”。

二、客家麒麟狮起源?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在北魏(公元386~534年)武帝远征甘肃河西,俘虏胡人十万之多。魏武帝令胡人献舞娱乐。

胡人以木雕兽头,两大五小,披兽衣,集八音乐,武士三十余人,起舞于御前。武帝龙心大悦,赐名“北魏瑞狮”,恩准俘虏回国。狮子舞便在北方流传开来,以后便有了“北狮”之称。

舞南狮中国民间有数个传说,传说之一是在清代(公元1644~1911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梦见一头毛色五彩斑斓的瑞兽来朝拜。回京后,乾隆皇命人照他梦中所见的瑞兽形象来扎制一只,每在节日及庆典时命人舞动,喻为国泰民安,太平吉祥。

扩展资料:

舞狮子,除春节外,在喜庆的日子里,也常以舞狮助兴。民间一般舞狮由两人合作扮一头大狮子(有的地区称太狮),一人扮作一头小狮子(有的地区称少狮),另一人扮武士,手拿绣球作引导,并先开拳踢打,以诱引狮子起舞。

狮子随着鼓点的快、慢、轻、重,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回首匍伏,忽而摇头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在模仿动作上,有舐毛、擦脚、搔头、洗耳、朝拜、翻滚等动作;在技巧上,有上楼台、过天桥、跨三山、出洞、下山、滚球、吐球和采青等。

三、客家狮的由来?

一、客家渊源   所谓客家人,是指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在东晋战乱时南迁,开始成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更在后来的几次迁徙行动中,逐渐形成今天具有独特风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华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客家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讲客家话,客家语系是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   历史上,客家人有五次大南迁,时延1500年的记载。   第一次的大迁徙是在公元317—879年间,东晋怀帝妥朝时,由于西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形成对汉民族影响深远的“五胡乱华”之局,中原地区的不少官员和平民,也纷纷随着渡过黄河南下。为了避免和原户籍者发生混淆,便把这些新来的户籍称为“客”。这是“客”字第一次在中华民旅上出现。   第二次大迁徙是在公元880——1126年间。唐朝末年,黄巢举兵起义及“五代十国”,天下大乱,客家先民又从皖赣某地居所,现迁往江南南部、福建西北及广东北边。   第三次大迁徙是在公元1127——1644年间,金元相继入侵,宋高宗南渡,地这过程中,许多客家人幸均卷入保卫宋室、抵抗元兵的勤王战争。宋亡后,他们只好退往更偏远的广东东、北部。   第四次大迁徙在公元1645——1843年间,这次迁徙却是康熙皇帝为了争取南方的民心,赐给每个男子8两银子、妇女儿童4两银子,鼓励客家人迁入四川、广西及台湾。一向以客家人为荣的朱德同志的祖辈就是在这一次迁徙时,从韶关移居四川的。   第五次大迁徙是在1866年以后,发生于太平天国起义末期。由于太平天国的首领洪秀全是客家人央太平天国失败后,话多客家人在清政府的压力下,纷纷向理智偏远的南方,甚至向东南亚等海外地区迁徙。   目前,全世界有客家人约4500万人。其中国内4000万人,国外有500万人左右。在海外的客家人分布很广,较集中的是东南亚一带,新加坡的李光耀、和国际知名作家韩素音均是客家人。国内有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共有17个省、185个市县,其中客家人占95%以上的纯客县50个,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地方是赣南、闽南和粤东北部。广东的客家人有2000多万,占全省总人数近30%,其中纯客县15个。   河源作为东江流域的纯客家地区,最早的客家先民来历可追逆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后,为进一步开发岭南,派屠睢、任嚣、赵佗带50万兵卒驻守,还下令将数十万名“罪人”发配到岭南。赵佗先为龙川县令,后为南越王。龙川的赵、韦、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进入龙川与当地土著族人杂居的中原人。但是,作为客家人大规模迁徙到河源地区的时间,却要推到客家人第三次大迁徙这一时期,即公元1127——1644年间。   河源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承传着客家民系优秀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广东梅县的山歌文化独树一帜。河源的东江客家菜则比较有特色。   二、客家习俗   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一)、主要节日:   ☆春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   ☆二月二:开正节。   ☆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   ☆端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   ☆七月节:也即鬼节。   ☆中秋: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风俗大体各地相同。   ☆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   ☆冬至:客家人有“冬大过年”之说。   (二)、婚姻礼俗:   客家人的婚姻礼俗受古时风尚影响较重,主要仍以传宗接代为目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讲究“明媒正娶”,客家社会正式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嫁娶婚”,招赘之风并不盛行。   过程仪式大部分仍沿旧习:如相亲、送定、报日子、送聘金、盘嫁妆、接亲、拜堂闹洞房等。   (三)、民间娱乐:   客家民间娱乐内容非常丰富,节日的主要有秧歌、龙舟竞渡、踩船灯,舞龙灯,舞狮,高脚师,迎花灯,踩马灯,打花鼓,乐器会,演戏,放烟火,平时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弹琴,弹筝,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纸牌,掷状元签,打麻将,养花,钓鱼等。

四、客家狮与醒狮区别?

区别有:

1、类别不同,醒狮是指南狮,而舞狮范围比较大,在中国流传着很多不同的派系,不同的种类,主要分为了南狮跟北狮这两大部分。

2、分布不同,醒狮主要是在广州,佛山,深圳等珠江三角区域,以及东南亚一带。舞狮则分布很广泛,南方北方各个地区都有,当然每个地方的舞狮都有自己的特色,都会有细微方面的一些差别。

3、造型不同,醒狮狮子的造型比较多变,还有样式,颜色方面也更丰富一些,此外,造型较为威猛,舞动时注重马步,相比较于北狮来说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北狮的造型一般比较简单,基本上全身都是金黄色的毛。

五、广东客家麒麟狮起源?

麒麟狮象舞是流传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公平镇的传统舞蹈。人称之为“三才”(天、地、人),是公平镇特有的动物舞蹈,象征公平圩日兴市各社团、族群和姓氏之间的团结包容、和谐相处的社会文化,因此被誉为祥瑞、团结之舞,主要在春节期间和喜庆节会上表演;公平麒麟狮象舞,是海陆丰“狮舞”中的奇葩,其象征包容、和谐的意义,更是独树一帜、无与伦比。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麒麟狮象舞始于公平新圩“日兴市”的开圩日,即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麒麟、狮、象”,即麒麟、狮猊、象的综合表演,表演时各需两人执舞头尾,表演表演内容是传说久旱无水,狮、象同时发现水源后,展开了一场争斗,它们势均力敌不分高低,麒麟见状进行调解,最后大家达成一致,握手言和,共享水源的故事。

加上锣鼓队吹奏音乐合拍动听,以及舞狮人员的精湛舞艺,堪称公平一绝,在汕尾市海陆丰地区,只有公平才舞“麒麟狮象”,因此名扬海陆丰舞完麒麟狮象,最后为武术表演,这是麒麟狮象舞的传统精华,先后表演吞吐拳、少林棍、舞刀、滚藤牌等,最后是集体持棍对打,随着吹打乐节奏的加剧形成表演的高潮,因有五项武术表演,故叫“盘五彩”。

六、盖仔狮与客家青狮谁大?

客家青狮大。

青草狮,又叫青狮,是连州最古老的狮子,为众狮之首。狮头比人头略大,圆形;或在额上画“王”字,印堂嵌小圆镜;鼻孔伸一对红色小绒球;大口剪成,不能合上,口下边缝小块红布;耳后是黑白相间的貂尾;头顶有尖角,角上插二根翎毛。翎毛代表最高权威,是青草狮区别于其他狮子的重要标志

七、兴宁客家舞狮叫什么狮?

兴宁客家舞狮叫大棚狮。

大棚狮为客家地区传统舞狮表演,明朝中后期起在梅州地区流行,距今约有500年的历史。当地以舞狮的方式表现万物生灵在围龙屋祖祠门前载歌载舞、各显神通的场景,后来逐渐演化成为客家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表演——大棚狮。

八、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猫头狮的外语老师是谁?

猫头狮的外语老师,应该是柴郡猫。

它是一只能随时现身随时消失的短毛猫。它让爱丽丝在鼓起勇气斩杀巨龙时,念念有词。

九、客家礼仪

客家礼仪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名,它通过独特的仪式和传统礼节体现了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客家人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背景的群体,一直以来都将礼仪视为维系家族纽带、传承文化传统的重要方式,也是客家人之间相互尊重和社交互动的重要表达。

在客家文化中,礼仪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形式,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信仰和行为准则。它涵盖了客家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婚礼、葬礼、宴席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客家礼仪都能够为整个社会体系赋予秩序、和谐和凝聚力。

婚礼礼仪

在客家文化中,婚礼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仪式之一,承载着家族的延续和繁衍。客家人婚礼的举行通常是一个庄重而隆重的过程,注重细节,并按照特定的程序和仪式进行。

首先,婚礼的筹备工作要提前数月开始。订婚仪式在客家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家长代表男方家族向女方家族送上定情礼物,象征着两个家庭的联合和和睦。婚礼当天,新娘会穿上美丽的婚纱,戴上象征纯洁和美好的饰品,在家人的陪伴下步入婚车。而婚车也是一个独特的设计,往往是由红色和金色作为主题色,寓意喜庆和幸福。

婚礼仪式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敬茶仪式。新娘和新郎会分别向双方父母敬茶,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这个仪式象征着新娘和新郎正式融入对方家庭,并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婚礼结束后,客家人会举办丰盛的婚宴,邀请亲朋好友分享喜悦。在婚宴上,客家人追求食物的丰富和精致,各种地道的客家美食令人垂涎欲滴。而宴席上,长辈和亲友之间互赠贺礼也是常见的风俗,体现了客家人的热情和亲和力。

葬礼礼仪

对客家人来说,葬礼是表示对逝者最后敬意和哀悼的仪式。客家人认为葬礼仪式的举行对逝者的灵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让逝者得到安息和尊重。

客家人的葬礼仪式通常包括三个重要环节:祭拜、入殓和送葬。祭拜是葬礼的第一环节,家人会为逝者准备丰盛的饭菜和祭品,以供灵魂享用。入殓是将逝者净化和安放的过程,家人会为逝者穿上整洁的衣装,进行告别仪式。送葬是整个葬礼的最后环节,亲朋好友会陪同逝者前往墓地,进行埋葬仪式。

在客家葬礼中,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叫做撞钟祭奠。这是客家人独特的传统仪式,通过撞钟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敬意。在撞钟祭奠中,撞钟的次数和方式都有特定的要求,不同的次数和方式代表不同的寓意。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除了婚礼和葬礼,客家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独特的礼仪和习惯。

首先,客家人非常重视尊师重教的传统。他们尊敬老师、师长,并对师长的言传身教充满感激之情。在客家人的家风家训中,一直强调要孝敬父母和尊师重教,这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价值观。

其次,客家人非常注重家庭的凝聚力和和谐关系。在家庭中,长辈和晚辈之间有着明确的尊卑称谓和行为规范。同时,客家人也重视亲友间的交往,经常邀请亲朋好友到家中聚餐,共享天伦之乐。

最后,客家人在待客方面也有独特的礼仪。在客家文化中,待客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代表着对来宾的尊重和关怀。客家人通常会以丰盛的菜肴和热情的款待来招待客人,切实体现了客家人的热情和好客。

总之,客家礼仪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独特的仪式和传统礼节体现了客家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它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形式,更是客家人之间相互尊重和社交互动的重要表达。在今天,客家礼仪依然在客家社会中保持着重要的地位,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和谐、亲密和充满温情的生活方式。

十、客家美食

客家美食:一种传承千年的美食文化

客家美食,作为中华民族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千年的传承与智慧。客家先民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利用山区的自然资源,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美食。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客家美食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美食爱好者和研究者前来探寻。

客家美食的特点

客家美食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原材料的选取和烹饪技艺的独特性。客家人生活在山区,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他们善于利用这些天然食材,以独特的烹饪技艺将其烹制成美味佳肴。另外,客家人的饮食结构以粗粮为主,注重营养均衡,这也是客家美食的一个重要特点。

客家美食的种类

客家美食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别: 1. 野味山珍:客家人善于捕捉和采摘野生动植物,如山鸡、野兔、香菇、竹笋等,经过烹饪后成为美味佳肴。 2. 粗粮美食:客家人的饮食以粗粮为主,如糯米、小米、玉米、荞麦等,经过巧妙的搭配和烹饪,成为独具特色的美食。 3. 汤类美食:客家人的餐桌上,汤类美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们善于煲制各种营养丰富的汤类,如鸡汤、猪骨汤、鱼汤等。 4. 甜品小吃:客家人的甜品小吃也是其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善于制作各种甜而不腻、口感细腻的甜品,如糯米糍、芋头糕等。

客家美食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喜爱传统美食文化。客家美食作为中华民族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传承。现在,越来越多的客家美食已经走出山区,走进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然而,客家美食的传承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客家美食的传承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传统烹饪技艺的流失等。因此,如何保护和传承客家美食文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语

客家美食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承载着千年的传承与智慧。它不仅是客家人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珍惜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客家美食,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