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东方小尾猫(龙的来源的四种说法?)

时间:2023-05-02 20:30 点击:133 编辑:admin

一、龙的来源的四种说法?

对于龙形来源,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蛇说

龙与蛇,形象相似,都身体卷曲、逶迤。因此,最普遍的看法,就是龙的形象源自蛇。在古人观念中,龙蛇可以互相变化。文献中龙蛇并举的记载不胜枚举:《易·系辞下》“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闻一多先生《伏羲考》认为:“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大蛇的名字便叫作‘龙’。”近现代民间更有“蛇即小龙、大蛇为龙”说法。

2.天文说

19世纪,学者对天龙与天象关系讨论不休。德国学者在19世纪末提出了神龙的形象源自天文的假设。有些学者将龙视为恒星的结构,例如东方苍龙七宿。有学者认为龙的造型与日蚀相关。国内天文考古专家冯时先生认为:“龙的形象源出中国传统天文学二十八宿体系东宫星宿所构成的形象的观点,古代先民对于龙的崇拜事实上源于他们对于东方星宿的崇拜,而这一崇拜的缘起则在于龙星对于远古先民的授时作用。”

3.恐龙说

恐龙说最早由德国学者W.Bolsche提出。W.Bolsche先生知道恐龙早在人类未起源以前即已灭绝了,人类不可能见到活生生的恐龙。但他认为,古人在土中看到恐龙骨架,依此衍化出神龙的形象。

4.昆虫说

此说由西伯利亚考古学家阿尔金教授提出。阿尔金在研究过红山文化中的“猪龙”后,推论红山文化“猪龙”形象和猪没有关系,而是源自古人对幼虫的观察。阿尔金教授与昆虫学家合作,确认了这些“猪龙”实际上是模仿自叶蜂、金龟子科的甲虫等类昆虫的幼虫。他更进一步推测,殷商玉龙形貌来源应该也和“猪龙”相同。郭静云先生也持此观点。她认为,在大自然中,只有昆虫能由蛇体化为鸟形,也只有昆虫能暂死后再生、升天。古人神化的昆虫才是龙形象与崇拜来源。

5.脊椎动物胚胎说

邱瑞中先生认为初期的胚胎,不论是鱼、龟还是人,都极其相似。这些脊椎动物的胚胎与殷商早期玉龙都是大头小尾,团曲成圆。因此他提出龙的造型来源于脊椎动物初期胚胎的说法。

6.鳄鱼说

鳄鱼有长颚,尖牙、披鳞、利爪等特征,与龙的形象有诸多相似之处。章炳麟先生在《说龙》一问中声称,他考察古书,稽按地域和音讯,并且参考马来人的捕鳄实况,认为龙就是扬子鳄。尚民杰也持此观点。

尽管古代的龙造型姿态万千,但总的不脱爬行动物概貌。作为一种神物的龙,可能是人们对于鳄鱼、蜥蜴、蛇等爬行动物原始崇拜的引申。原始社会,人类的生存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某些动物的体态,如鳄鱼、鲵、蛇、鸟以及某些昆虫,这些动物能力各异,如可以翱翔于天空、潜游于水底、可以无足而行,可以蛰伏而居等,使得人们对这些动物产生了崇拜和幻想,并将这些动物的形象进行杂交,幻化出龙的形象。

二、像松鹤的鸟是什么鸟?

东方白鹳

被誉为“鸟中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濒危物种。东方白鹳是跨国迁移、繁殖、越冬的鸟类,目前野生种群数量不到4000只。

吉林汪清嘎呀河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人员杨均平介绍,目前在天桥岭林区辖区内有鸟类132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1种,包括金雕、东方白鹳、东方白鹭、戴胜鸟等珍稀鸟类。2017年8月16日,天桥岭林业局在上河林场第一次发现东方白鹳。

据介绍,珍稀鸟类近年频繁现身当地,主要得益于天桥岭林业局和天桥岭森林公安局不断加大保护鸟类的普法宣传力度,提升职工群众保护鸟类的意识,不断加大打击乱捕滥猎鸟类的违法行为,组织人员掌握候鸟迁徙和停歇地动态,为过境候鸟营造了一个温馨驿站。

三、蠊和蟑螂的区别?

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是目前常见的两种蟑螂,也是我们在家庭、宾馆、酒店等场所经常看到的蟑螂。我们应该如何来区分它们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1、体态差异。德国小蠊体长约10-15mm,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小蟑螂,差不多跟人的尾指般大小。美洲大蠊体长约为27-40mm,也就是常见的大蟑螂,它跟我们人的大拇指般大。

2、体色差异。德国小蠊体色为茶褐色,雌虫色略深;美洲大蠊为红褐色。

3、前胸背板差异。德国小蠊前胸背板有2条黑褐色纵条;美洲大蠊前胸背中部有黑褐色蝶斑,中线向后延伸似“小尾”,前缘有黄色“T”形小斑,后边缘呈黄色,色斑较宽。

4、翅差异。德国小蠊翅发达,雄成虫的翅接近腹端,雌成虫的翅超过腹端,前翅狭长,超过腹端,质稍厚实,后翅无色透明,臀域纵脉呈褐色,横脉无色;美洲大蠊的雄虫翅远超腹部末端,雌虫翅仅稍稍超过腹末,前翅呈红褐色,后翅径域至肘域呈淡黄色,半透明,臀部无色透明,脉纹呈黄褐色。

5、卵鞘差异。德国小蠊的初产卵鞘为白色,渐变淡褐色,以至栗褐色,卵鞘长约7—8mm;美洲大蠊初产卵鞘呈白色,渐变褐色至黑色,长约10mm左右。

德国小蟑螂的生命力比美洲大蟑螂的顽强,也是最难杀灭的蟑螂种类。一般德国小强在北方出现的比较多,美洲大蟑螂在南方比较多见。对于如何杀灭这些蟑螂,要根据具体的场所采用不同的灭蟑方法。

四、山东特有动物?

山东特有的动物:卷羽鹈鹕

卷羽鹈鹕是一种大型的白色水鸟,羽毛颜色灰白,因其在颈背部位有卷曲的冠羽,故有此名。它是一种生活在沼泽及浅水湖的一种鹈鹕,大部分产于山东沿海,它主要的生存活动环境为内陆淡水湿地。卷羽鹈鹕喜群居,鸣声低沉而沙哑,爱游泳,同时也能够在陆地上行走,但无法潜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皮书上,属于濒危物种。

山东细犬

说到山东,除了丰富的海产品外,还有什么呢?那就是历史悠久的山东细犬了。山东细犬产于山东的聊城、梁山和嘉祥一带,是优秀的狩猎犬种(猎兔的一把好手),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具体来说,细犬分长毛型和短毛型两种,以长毛型的细犬较为常见。它们虽然看起来瘦弱,但拥有着很强的爆发力及持久的耐力,同时具备很好的韧性,性格坚毅而警惕,对主人忠诚,但对陌生人从来没有好脸色。

对虾

前段时间的青岛天价虾事件,着实让青岛和对虾双双火了一把。对虾的别名是东方对虾或是中国对虾,是对虾属的主要种类之一,俗称“大虾”。对虾的产地主要分布于中国渤海和黄海,而山东沿海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对虾的重要产地之一。比起产自山东的刺身,山东对虾这几年明显风头更劲,也更有知名度。

五、世界十大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是什么?

北部白犀牛

目前世界上仅剩下了最后一只白犀牛

白犀又叫白犀牛、方吻犀、宽吻犀等,体大威武,形态奇特,是现存体型第二大的犀牛,也是仅次于非洲象、亚洲象、非洲森林象和印度犀的现存第五大陆生动物。白犀牛可分为北部白犀和南部白犀。40名武警24小时全副武装的保护着它,然而由于这头北部白犀的年龄太老了,已经没法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务。2018年3月19日,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在肯尼亚去世,终年45岁。

华南虎

中国特有虎亚种

华南虎个体较小,体型修长,腹部较细。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量华南虎被捕杀,其中仅1956年全国收购虎皮1750张。1990年后就再也没发现过野生华南虎,有关组织曾多次发起寻找野生华南虎的行动,均没有任何发现。很多专家都认为,华南虎的自然种群已经灭绝。

黑冠长臂猿

黑冠长臂猿,属长臂猿科,冠长臂猿属。多数分布于中国云南,老挝和越南有少量分布。全球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约为1100—1400只,在景东县境内约有89群500余只。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所以,景东县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黑冠长臂猿之乡”称号。

红狼

濒危物种

红狼1980年就已经在野外灭绝。红狼是一种生存在北美洲的犬科动物,主要分布于美国东南部,以松鸡,浣熊,兔子,老鼠,腐肉和家畜中的动物为主要食物,也会吃腐肉。由于数目稀少,红狼常找不到同类繁殖,而与北美大草原的灰狼交配,令纯种红狼的数量极具下降,野外已经无法寻得它们的踪迹。

白头叶猴

金头乌叶猴中国亚种

从它的名字就能知道它的头部的毛发是白色的,加之以树叶为食,因而得名白头叶猴。白头叶猴平均寿命25岁。分布狭窄,数量稀少,现仅存数百只,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目前白头叶猴仅分布在中国广西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面积不足200平方公里,而其该地区地形难以储水,时常发生干旱,给白头叶猴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北方毛鼻袋熊

袋熊科动物

北方毛鼻袋熊是袋熊的一种,它们生活在澳大利亚,是一种最罕见稀有的怪异哺乳动物。作为一种新增物种,十年前才被人们所发现,然而现在北方毛鼻袋熊却只剩下100只。由于澳大利亚引进了野狗等捕食者,导致其几乎灭绝。而现存的北方毛鼻袋熊仅剩3个种群,只有其中1个种群在保护之中。

佛罗里达美洲狮

猫亚科中最大者

佛罗里达美洲狮是最凶猛的野兽之一。佛罗里达美洲狮是美洲狮的亚种之一,体长188-220厘米,体重32-72千克,栖息于除热带雨林外的各种环境。但是就是这样的猛兽也逃不过赏金猎人的猎杀,20世纪80年代末期,佛罗里达美洲狮的数量急剧下降,只剩下30只幸存,经过联邦政府的保护,现在的数量也不超过100只,在野外已经很难见到。

犁头龟

安哥洛卡象龟

犁头龟是马达加斯加国内本地特有物种,只生活在马达加斯加西北部安哥洛卡内。与其他稀有动物种类一样,人类活动致使栖息地的范围缩小是造成犁头龟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另外人类的偷猎、非法动物贸易以及南非野猪对幼龟和龟卵的猎食都使犁头龟的数量在不断减少,现在野生的犁头龟数量在400只左右,只有在马达加斯加岛的一小块地区才能找到它们,他们正在受到严格的看守保护。

山地大猩猩

温和的巨人

山地大猩猩有着凶猛的面庞和巨大的身材,但实际上是非常温和的草食性动物。由于其体型巨大,所以需要大量的食物,它们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除了睡觉都是在进食中度过的。山地大猩猩栖息在维龙加山脉的艾伯丁裂谷山地森林,分布在海拔2225-4267米,由于人类的过渡砍伐和连年的战争使得山地大猩猩的栖息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食物短缺,现在野外山地大猩猩的数量在500只左右。

白鳍豚

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

白鳍豚被称为水中的大熊猫。白鳍豚别名白鳍、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属于鲸目,白鳍豚科。白鳍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兽类,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它们大约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有“活化石”的美称,由于数量奇少,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中国濒危动物之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