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方言老猫猴子
经典的蚌埠话 绿豆=录豆 拖鞋=鞋沙子 自行车=绝打车 不舒服=不调护 你怎么搞滴该? =你搞什么? 个是地该=是的吗? 个照(怀远靠近淮南)=行不行 个管=行不行 我滴孩来=比较惊讶的感叹词!
弄晃子滴=干什么 老新=假货 真老比=嚣张 日比=算了 那晃子=那个 不吊照=不行 朗一把=洗一下澡 管谈=真行(有能力) 谁个=哪一位 小比养滴=不是人 考代人=捉弄人 杠家=回家 泻呼人=唬弄人 糟摆人=取笑人 毛比=算了 巴豁子=第三者插足 狡计=说话滑稽,有趣, 比箩=指罗嗦 絮叨=罗嗦 日眼人:让人觉得讨厌的(多指人)。
喋六=指娇气,肉麻。
劈脸呼你=要打你脸 叽歪=指大呼小叫 遭际人=歪曲丑化他人。
尖刚得=指肯定的,确切的,一定。 我滴个孩来=此为经典蚌埠话,表示感叹,并非骂人。 也熊=算了,罢了。例,你也熊吧~!
驾事=捧场 你哈吧=你吹牛 无浪或无狼神=街痞流氓混混 干饭=米饭 洋柿子=西红柿 地豆子=土豆 哈巴廊子=混得不好 一比吊槽=一塌糊涂 觉呼=觉得,感觉 不碍事=不要紧 拉倒=罢了,算了 到位=不一般的关系 那个老几=那人 听或听头=会来事 塄头青=卤莽的人 靠了=糟啦 炸壶=解散、和对象吹了, 搁哪来该=在哪儿 猫比老=坏事了 尺巴撅=赤脚 光布脊酿=赤背 打浪打浪=弄干净 老真蛋样=装模作样 渴几头子=膝盖 撩搔=惹事 图个雄吗=图个啥 一够够(一嘎嘎)=一点点 抖擞=烧到=喜欢显摆 没象=没情况(有蚌埠地区专用歇后语一句奉上:张公山的动物园---没有象!
) 拐故=乖张(曹雪芹形容贾宝玉的性格的蚌埠版) 日你竹奶喝来来的=你奶奶的(怀远话!只有亲口说过的人才能品位这话骂出来舌头的畅快!!,感谢怀远,感谢生活,感谢主办单位) 可渗歪人该=恶心人 我歪一时= 我休息一会 有点不条呼=身体不太舒服 手巾捏子=手帕 蔑达尺=直尺 秋孩子=这孩子混的不行 日来滴=日、靠,感叹词 我大锅(哥)你可kei饭来.没kei俺家还有豆jue子来! 一耳巴给你打的生活不能自理=<一下把你打倒> 怪有意思的个来=<很有意思> 日摆来日摆去=<叫过来叫过去> 弄啥地该=<干什么> 怪阿眼人的好=<烦人> 你看你那吊样=<样子> 饿囊=恶心 弄啥该=干什么啊 可得闲该=可有时间。 革哪来?=在什么地方?
嘎雅鱼(汪耶鱼)=身上有硬刺的那种鱼,肉怪细的,烧汤怪鲜的。
乌鼻照眼的=看不清 神织乌之=装老B 赛脸=烦人 显=大声哭的意思 例:你白打他好?!
回来显的烦人!
条处=扫地的扫把 日眼人=恶心 拐迪=三轮摩托出租 弄慌歹嘎=干什么的(怀远) 不烦神=不管事 雾掉了==多了去 打滴溜 = 荡秋千 梢时= (小学时候跳皮筋,踢毽子,失误了以后说的~) 血框子 = 鸭血 走骚= 走运 日摆= 调理人 靠带= 故意陷害人 边梁= 旁边 当阳= 中间 据说在外地只要你发现有人会说我滴孩来,那他基本就是老乡了.
二、山东话猫是啥
中华田园猫,山东狮子猫,狸花猫
三、山东方言老猫是什么
查阅资料,其实老虎不是只有六种叫法,而是有18种叫法。
1、大虫:关于老虎的别称大虫,这个估计大家都知道,最早的介绍源自于武松打虎。《水浒传》中称之“大虫”,在《水浒传》武松打虎时该老虎的特定名称。
在《水浒》中有写到“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於巳午未三个时辰结夥成队过冈,请勿自误。”,以及武松在景阳冈醉卧大青石上时,“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2、老虫:萧继宗《湘乡方言.动物》:“湘乡谓虎为老虫。”同治六年《宁乡县志》:“虎曰老虫。”
3、戾虫:虎是大型猫科食肉动物,性情暴戾,故《战国策·秦策》有“虎者,戾虫”之说,意思是虎是暴戾的动物。
4、毛虫祖:清·钱谦益《题画二首为傅石君·射虎图》:“南山白额毛虫祖,掉尾磨牙踞林莽。”啮人不肯避贤毫,狡兽轻禽敢余侮?
5、老大虫: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彝叔赴召时,有华山道人献诗曰:‘北蕃群犬窥篱落,惊起南朝老大虫。’”
6、山君:《说文》上说:虎,是西方的野兽,又称作“兽君”,因为它是山中百兽之君的缘故。所以又有“山君”的别称。《骈雅·释兽》里也说:“山君,虎也。”以此推知,山王也是老虎的绰号,东北旧时采参人称其为山神爷,也是这个意思。
7、斑奴:清·黄景仁《圈虎行》:“我观此状气消沮,嗟尔斑奴亦何苦。”
8、白额:《晋书·周处传》:“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李白《大猎赋》:“虽凿齿磨牙而致伉,谁谓南山白额之足睹。”王琦注:“白额虎盖虎之老者,力雄势猛,人所难御。”
9、白额侯:见过虎的人都知道虎的额头长有一撮白毛,唐代诗人王维在《老将行》中也有“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的佳句传世。由此,人们又送它“白额侯”、“白额将军”的雅号。《宣室志》说:张铤驻兵在四川的.西部,宴席上遇见白额侯,于是检验他,乃是老虎。
10、寅将军:《西游记》中称之“寅将军”。寅将军本是一只虎精,因唐僧急于取经,起早赶路,落入了寅将军的陷阱,两个仆从,被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吃了,多亏太白金星搭救,唐僧才逃离虎穴。后也以寅将军为老虎的别称。
11、封使君: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上记载:汉朝宣城太守封邵,忽然间变成老虎,吃当郡的郡民,只要称呼它封使君,就会由此离开而不再回来。所以当时的俗话说:“无作封使君,生不治民死食民。”
12、李耳:《法言》上说:在古代河南、河北一带,当地的居民都称虎为“李父”。而在江西、湖广以及安徽一带则称其为“李耳”。
李耳即老子,道教的太上老君,据说老子的生日适值虎年或虎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则说:“李耳”当作“狸儿”,“狸”是猫一类的动物,俗称野猫。虎与猫同科,且形状相似,所以至今南方一些地方仍把老虎叫“老猫”。
13、老饕:韦庄《小将张彦射虎歌》:“老饕已毙众雏恐,童稚揶揄皆自勇。”
14、於菟:《左传·宣公四年》记载:起初,若敖在郑国娶妻,生了斗伯比。若敖死后,斗伯比跟着母亲来到鄙国,后来他和鄙子的女儿,生了子文。鄙夫人让人把子文丢在云萝泽里。有老虎给他喂奶。鄙子打猎,看到这场面,害怕而回来。夫人把女儿私生子的情况告诉鄙子,鄙子收养了子文。
楚国人把奶叫做“谷”,把老虎叫做於菟,所以就把这个孩子叫做斗谷於菟。也有人叫“乌菟”,左思在《吴都赋》上说:“乌菟的族类,都是和长有甲皮的犀牛同类。”所说的乌菟便是指老虎而言的。
15、老牙:李鼎超《陇右方言.释动物》:“‘老牙’即‘老虞’。‘老虞’者犹言‘老虎’也。”
16、伏猛:苏轼《送程之邵签判赴阙》:“林深伏猛在,岸改潜珍移。”赵夔注:“伏猛以言虎,潜珍以言龙。”
17、斑子、黄斑
《聊斋志异》也有一篇写老虎为母治病请医生的精彩篇章,蒲松龄别具匠心地称两虎为二班:班爪和班牙。这是有根据的,民间给老虎起的别名里面与班、斑有关的不少,像斑子、黄班、黄斑、斑寅将军等,想来人们对老虎的黄色斑纹印象最为深刻。
唐戴孚《广异记·巴人》中有详细的记述:“老人乃登山呼‘斑子’,倏而有虎数头,相继而至”。由于虎的斑纹是以黄色为主的,故明高启又在《同谢国史游钟山逢铁冠先生》一文中称它为“黄斑”,他是这样写的,“铁冠先生有道者,往往人见骑黄斑”,此处黄斑指的就是虎。
18、十八姨
《录异记》上说:嘉陵江侧住有一妇人,年龄在五十岁以上,自称作十八姨,常常到附近居民家中,也不用饮食,总是教悔告知人们要佬好事,“假如做了坏事,我合要命令猫儿们三五只来检查你们。”话一说完便离去,有时即地便不见踪迹,人们之中有知道她是老虎所化身的,都非常敬畏惧怕她。
四、山东话猫是什么
山东话看猫实际上就是小姑娘的意思。山东话,不同地市之间发音存在较大差异,但依旧有规律可循。山东方言自鲁西到胶东是逐渐过渡的,山东人的发音习惯从郯城县、临沂市、蒙阴县、沂源、莱芜向北,以东的所有地区(包括东部临沂,整个潍坊市、日照市、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的各县市在内)在发“r”这个音时,均为“y”。
冀鲁官话:冀鲁官话是指存在于河北省、天津市以及山东省济南、聊城、德州、滨州、淄博、泰安、临沂等40余县市在内的方言。
中原官话:中原官话是指分布在河南省、陕西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该省鲁南、鲁西南包括菏泽、济宁、枣庄、临沂费县及聊城莘县南部等近30个县市在内的方言。
胶辽官话: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其中该地区有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40个县。
五、山东话猫是啥意思
有两种意思看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第一种解释“逮猫”是小朋友捉迷藏时抓住的第一个人就是“猫王”,“猫王”是下一轮明处寻找暗处捉迷藏的人;
第二种解释“逮猫”是公安局去抓在某地点搞卖淫的人,“猫王”是提供卖淫一切条件的带头人物。
六、山东方言 猫
缅因猫是美国品种,外形来看缅因猫体格更魁梧,而且非常具有野性美,体重一般在15斤以上。缅因猫骨骼粗壮,肌肉发达,有圆而大的头部,看上去非常机灵。
狮子猫是田园猫和波斯猫杂交出来的,身躯结构匀称,而且结实有力,它们肌肉相对来说比较发达,看上去显得比较苗条,狮子猫的体重一般不会超过15斤,比缅因猫要略小一些。
七、山东方言猫叫什么
1、吃饭打湿口,洗脸打湿手。
2、日没云来接,明天把工歇。
3、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4、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宜时。
5、旱天锄刃生水,涝天锄刃有火。
6、正月十五半拉月,春打寒食六十天。
7、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8、出家三天,佛在面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
9、船头坐得稳,不怕风来颠。
10、亮一亮,下一丈。
11、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该热不热,五谷不结。
12、淋了伏王,一天一场。
13、三月里清明菠菜小,二月里清明菠菜老。
14、下雨起铃铛,三天不停当。
15、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16、秋耕没有早,春耕没有晚。
17、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18、麦子不倒,不离棉袄。
19、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20、蚂蚁成群,大雨来临;蚂蚁过道,大雨快到。
21、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22、头谷雨十天不早,过谷雨十天不晚。
2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4、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25、粗丝难织细绢,粗人难做细活。
26、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27、大卯出来二卯撵,三卯出来白瞪眼。
28、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29、车有车道,马有马路。
30、败家子挥金如粪,兴家人惜粪如金。
31、麦收八十,三场雨。
32、正月二十八无风雪,家家户户备棉车。
33、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
34、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35、寸草铡三刀,料少也长膘。
36、燕来不过三月三,燕走不过九月九。
37、太阳倒照,明天晒得猫叫。
38、花开谷熟刹芝麻。
39、头伏萝卜末伏菜。
40、打鱼的不离水边,打柴的不离山边。
41、不见兔子不撒鹰。
42、种地不施粪,等于瞎胡混。
43、花见花,四十八。
44、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
45、早上烧,晚上浇。
46、创业百年,败家一天。
47、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精。
48、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49、三伏不热,五谷不结;寒冬不冷,不成年景。
50、出门问路,入乡问俗。
51、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52、夏至东南风,当天就搬兵。
53、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想有时。
54、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55、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56、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讲话得罪人。
57、十月初五九月九,神仙不敢河边走。
58、干锄一遍光,湿锄八遍荒。
59、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
60、二八月昼夜平。
61、四月里芒种四月里吃,五月里芒种顶夏至。
62、背后不商量,当面无主张。
63、伏里有雨好种田。
64、打铁看火候,庄稼赶时候。
65、华山戴帽,短工睡觉。
66、立了秋,哪里下雨哪里收。
67、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68、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69、大意失荆州,骄傲失街亭。
70、倒照倒照,晒得猫叫。
71、三月三过神仙。
72、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73、八月十五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份
八、山东方言猫啥意思
在我们云南,“莫”我们也会发音“猫”(也有可能字不是这样写,但发音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不要”。
比如你请我去你家吃饭,我不想去就会客气的说:“猫猫猫,猫管我,我下次会自己去”。
老师也会对课堂上讲悄悄话的学生说“猫讲话,先听老师讲。”
“猫客气、猫讲话、猫乱说”意思就是“莫客气、莫讲话、莫乱说”